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回复: 0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明确重点-细化考点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16: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相对较长,是考生化学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一轮复习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并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应用、拓宽与辐射进行综合渗透。为此,考生要特别重视本轮复习。
          -明确重点有的放矢
          化学考试注重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只能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靠考前突击意义不大。
          虽说高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化学,其实有不少同学由于系统性的原因只能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根本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如何构建知识系统,明确复习的内容和程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首先,要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主线,明确复习什么,什么是重点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框架,感受知识的理解层面和掌握知识,做到复习过程中旧中有新、旧中有发展、旧中有认识。
          -复习化学把好两关
          复习好化学要把好两关,一是“细”关,二是“综合分析关”。
          “细”―――平时的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知识上不留死角。因为化学中琐碎的小知识点较多,所以需要反复积累,使知识点的内涵丰富起来。平时的作业纠错要认真改正,小考、大考争取有提高、有进步,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综合分析关”―――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内容抽象出来看,无非是一些基本理论。把每部分的大致内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来填上血肉,把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复习时,如何从一条主线中理出知识的变化脉络,进而从一个知识、一个现象或一个步骤中找出相关连、相似、相异、相对立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把知识从“薄”读到“厚”,还可以加深对知识间联系的理解和运用范围的把握,有效地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比如:在复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节时,关于如何判断弱电解质的问题,先从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电离程度不同进行分析,得出若要判断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必须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如何判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呢?回忆前后内容可以得出:
          (1)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是否成计量数关系;
          (2)是否存在同离子效应;
          (3)稀释前后PH的变化是否与倍数一致;
          (4)盐溶液中是否存在水解平衡;
          (5)与强电解质反应的耗量是否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一致等几种方法。
          通过这样的归纳联系,许多看起来比较抽象的知识就显得具体和有规可循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和认识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复习中要舍得在难点、重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工夫;对一般性考点也不容忽视,在练习中也要认真对待,确保会的题一定做对;对遗漏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加强“变知识点复习为考点复习”的研究,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不少于100个,而化学考试热点只有近30个,其中有近二十个考点重现率特别高;理综考试中,化学试题的量比较小,所考内容必然侧重于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7:46 , Processed in 0.07528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