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回复: 0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基础部分一轮复习策略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1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 1 页:2010年新课标高考元素化合物试题特点
          第 3 页:2011年高考复习建议
          号脉2010高考,研究无机化学基础部分的备考策略
          物理特级教师 周庆隆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继续贯彻“稳中求实,稳中求改”的原则,尽可能对考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进行考查。我们研究2010年高考化学部分试卷元素化合物试题特点,借助高考试卷,找出一些规律,预测高考的发展方向,力求为同学们2011年高考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备考找出最佳的备考策略。
          一、2010年新课标高考元素化合物试题特点
          分析2010年新课程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到,许多试题与往年一样都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很少有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制备等知识的试题,但单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与简单应用的试题进一步减少。这些信息给我们学习化学特别是新课程的元素化合物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值得大家思考研究。
          1.试题突出了概念原理,单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试题有所减少
          新课程改革强化了核心观念的教学,弱化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因此,2011年各地高考试卷化学试题II卷中都抛弃了以往以物质(元素)推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为主打题的形式,采用了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例如,山东卷(第29题)把金属铝性质与电解、电镀、金属防腐等融为一题;广东卷(第31题)把硼化氢水解、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常数等融为一题;安徽卷(第27题)把以锂离子电池为背景材料将离子反应、过滤实验、计算等融为一题;浙江卷(第27题)以一水硫酸四氨合铜为背景材料考查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北京卷(第26题)以废氨水为材料背景,将离子反应、平衡移动、反应能量变化、氧化还原等融为一题;这种命题思维的重大突破,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充分反映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分层要求、递变推进的思维和尊重关注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及新教材编排的体系。
          【调研1】(2010山东卷)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第 1 页:2010年新课标高考元素化合物试题特点
          第 3 页:2011年高考复习建议
          2.试题密切联系工业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实际应用能力
          试题大多引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事实创设问题情景,提供的化学事实不一定是学生学过的,有些是学生完全陌生的。试题用实验现象、模型、图表、文字描述为考生提供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某些信息,要求考生从题设的情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联系、运用存贮的知识,通过分析、综合和必要的推理、论证,解答问题。例如,山东卷(第30题)给出从硫酸厂烧渣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图,要求考生依据题给流程图及所提供的试剂,运用所学的铁、硫、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认真分析,仔细推断。福建卷(第24题)给出工业利用菱锌矿为原料制备硫酸锌的工艺流程图,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溶液pH调节、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能力;这些题型均要求考生从情景中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理解题意,理出解题思路。还有一些试题,题设情景和解题需要的信息分别在题干和小题中先后给出。解读题目、解题都需要统摄全部题设信息,综合考虑。如果考生分析解答问题,缺乏整体思维,习惯于“看一步走一步”的思维方式,只从题干获取信息,了解题意,就可能误解题意,解答发生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7:46 , Processed in 0.0760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