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回复: 0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自主招生试题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16: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这次的化学考题共十道题目,总计100分,考题沿用了一直以来的风格,那就是立足高中知识,进行经典思想的加深和拓展,同时侧重实验的事实和过程分析。在思路上,还是以氧化还原的基本思想、守恒的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为考察重点。
          例如第一题,考察了硫在空气中燃烧,然后进行系列转化的推断。高中阶段,我们就学习了硫的转化,强调了二氧化硫在气态和溶液状态时反应难易的差别,拓展了工业上用二氧化硫和卤素单质一起进行强酸生产的实例。题目中把常见的氯气或液溴换成了碘,一边考察了经典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察了逻辑推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是结合高中知识,又考出研究新问题能力的好题!
          又如,对比考察了二水合草酸和草酸钠在受热分解时的情况。高中生们没直接学习过草酸,但学习过其他的含氧酸。如果脑中建立了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这样的模型,并结合氧化还原,化合价升降守恒的基本思想,是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的。审慎地类比和大胆的尝试,正是一个科学工作者需要的品质。
          根据反馈,北大的试题看起来更平易近人,孩子们都觉得能答,还拿出了自己的充分理由。但考题的区分度丝毫未受到影响,在知识运用细节,能分出是否真的能力到位。比如第七题,考察液体混合后混合物体积的变化,好多同学都听过氢键,想到了氢键作答。但细节处,由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告诉了大家,氢键的形成,也可能增大体积的。多数同学没能做到对这个问题的细致分析。
          北大的试题,和清华类似,也体现了让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同学具有优势的倾向。但是,这个优势是被控制到较低程度的,是更侧重于思维而不是知识。如果对于高中的化学知识学得透彻,在老师带领下建立起来了经典模型和训练过思路的同学,完全可以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游刃有余!
          北大传递的信息和要求是,我们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分析能力和清晰的知识迁移思路,这与新课改提出的“化学科学的素养”如出一辙!
          学而思2011自主招生讲座的课中,我们对这几个考点,作了深入分析,结合历年真题讲解和模拟题训练,展示了解题要领。例如第二题现象解释,第五题化合物的热分解方程式推断,第六题滴定中的平衡思想应用,第七题涉及氢键的分析,第十题氧化还原的分析等,都是讲解过相应知识点或练过同类题的。
          还没参加考试的同学,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再进行考前冲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严宣申先生写过的一本对高中化学实验问题进行讨论的书,大家可以看看,你熟悉的简单实验现象,其实蕴藏了深刻的化学规律,好多看起来不同的现象其实具有共同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15:01 , Processed in 0.07297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