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考网

[化学备考]高考化学首轮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5 0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轮复习心理准备·家长篇
          郑然
          高三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不仅考生在大考前会出现情绪的不稳定,很多家长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双方不能互相理解,及时沟通,极有可能造成考生与家长的对立情绪。
          作为有着多年教学和心理辅导经验的专家,实验中学的王秀兰建议家长们在配合孩子迎接高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理解不是空口号行为表现:嘴上说着理解孩子,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信任孩子。经常怀疑孩子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复习,以送水果、送牛奶等看似关怀的方式,刺探孩子的学习状况;或者经常把“你要努力考个好成绩”、“爸爸妈妈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等等挂在嘴边。
          专家建议: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对于一个已经18岁的孩子来说,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不需要再去说教。而过度的关心和期望,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和负担,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此时不如想一想怎样调节一下家庭的气氛。
          2.“应该”成了冷暴力行为表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指手画脚,动辄就以“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指挥孩子的行为,或者干脆给孩子制订出“应该”完成的目标。一旦孩子不能按照家长的愿望,实现家长预期的目标,就会表现出不满意,即便没有语言冲突,也使孩子感到压抑或者产生埋怨。
          专家建议:家长用自己的需求、目标,苛刻地要求孩子,无疑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让孩子实现这样的目标,过程是很残酷的。即使是在高三复习的阶段,孩子也需要游戏玩耍,也需要放松娱乐。家长不妨适当地放低目标,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
          3.孩子都是人家的好行为表现:总给孩子设定一个比较的对象,不是“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多好”,就是“谁谁的孩子考上了北大,你要跟人家学学”。永远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专家建议:家长急于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榜样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这样的言语对孩子的心理刺激非常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对这样的比较产生反感。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吝惜对自己孩子的爱。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每次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更要给他(她)树立信心,告诉他(她):你一定行!
          4.以暴制暴伤感情行为表现:孩子一旦出现成绩下降、表现不好,轻则数落责备,重则棍棒伺候。当孩子情绪不佳时,不但不能理解还以暴制暴,激化矛盾。
          专家建议:不提倡家长对孩子溺爱,无底线地忍让。但在高三的特殊阶段,在高度的压力下,孩子难免有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情况,也许还会忍不住发泄一下。俗话说:一天都有三不顺,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对于他们一时过激的语言、行为,尽量不要计较。其实,很多孩子发泄过后,情绪稳定下来就会感到后悔和内疚。这时,如果家长能够给予一定的理解和鼓励,往往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过度焦虑也爱发愁行为表现: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极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担心:是不是孩子哪里不舒服?学习是不是出了问题?于是,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专家建议:每次大考前,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认为孩子有很多问题。其实,问题往往出在家长自己身上,考试焦虑并不是考生的“专利”,一些家长的考试焦虑程度比孩子更严重。其实,家长也应该给自己减压,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只要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否则,家长的紧张情绪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还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04: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轮复习心理准备·学生篇
          郑然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许多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都出现了波动,甚至感到焦虑。对此,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实验中学学生心理辅导教师董
          云老师表示,感到焦虑很正常,适当的焦虑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好处。
          急、愁、慌要不得董老师说,学生特别容易被三种情绪困扰。
          首先是“急”。通过总复习,很多学生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复习得越多,漏洞就越大,不知道怎么才能补上;还有学生发现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面对试题束手无策。于是,心里非常着急,总觉得有学不完的知识,做不完的题,吃不下饭,不敢睡觉。
          第二是“愁”。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复习,那些知识漏洞比较大的同学,心里开始怵头、发愁。在行为上表现为,上课、看书爱发愣,一走神就是几十分钟、个把小时,整天无所事事。
          第三是“慌”。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对高考踌躇满志的同学,在遭遇了一两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挫折后,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于是心里发慌、没底。
          还是有点焦虑好因为,适度的焦虑对学生的复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会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哪些地方存在知识漏洞,督促自己保持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过于放松的学习态度,会因为没有压力、没有目标,而不能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反而不利于复习。
          定个目标够得着高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大多与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有关。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因此一旦不能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会心态失衡。所以,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下合理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目标可以设定为三级: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是自己真实实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中期目标是坚持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目标,而长远目标则是临场高水平发挥可以达到的目标。
          多多鼓励不放弃董老师说,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越来越多的考试是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但可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它。不要把考试仅仅当作衡量你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的标尺,而是把它看作检测自己知识漏洞的工具。
          不要把成绩榜排名看得太重,名次总是相对的,最有意义的是和自己比。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让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只要自己进步了,就值得鼓励。
          毕业生们要树立信心,再发愁也要有所行动去做事,只要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05: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学习成绩在下降,可不管我怎么劝他用功,他都听不进去。”
          “我和孩子现在没话说,她每天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许我们进去。”
          “我现在不知该怎么跟他沟通,说他骂他,他没反应,讲道理他又不听,我该怎么办?”
          近期,很多高三学生的家长向快报“教育热线”反映,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不知道应该怎样跟孩子交流。记者就此采访了实验中学的王秀兰老师,请她为高三阶段亲子之间的沟通支招。
          王老师说,造成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沟通时机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处于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却偏偏要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时,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就是严辞指责“这里不对,那里不好”。
          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和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就成了唠叨,时间长了,孩子当然听不进去。
          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乏关心,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没有必要跟家长沟通。
          言之无物。有些家长很想跟孩子交流,但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于孩子没有任何有效的帮助。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自然不好。
          沟通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双方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用真诚的态度,才能达到良好交流的效果。
          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
          其次,谈话的次数不要太多,频率不要太频繁。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应该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第三,要真诚地交流。不要把自己总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把握态度。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遭到拒绝或出现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家长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应该尽量淡化矛盾,及时地转变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反省。记者郑然/城市快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5 09:36 , Processed in 0.077027 second(s), 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