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3|回复: 0

语文拿高分必备的六个公式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6-26 17: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物理有公式众所周知,公式简直就是解题最关键的Key,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语文也有公式,你会信吗?
  问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问2:修辞手法的作用
  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它本身的作用,二是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问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问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问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问6: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推荐阅读:
2016高考资讯 | 2016艺考 | 2016自主招生 | 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 | 最美校花盘点
1月高考关注:特殊类型招生与港澳高校内地招生
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各类型大学排行榜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权威解读(共9科)
25所高校招办解读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调查称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4187元
武汉大学女神黄灿灿 清纯扮相引人眼球(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18:57 , Processed in 0.0461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