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2013年高考生物知识点:例析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例1.阉割后的公鸡不会出现的行为是( )
          ①司晨啼鸣 ②鸡冠萎缩 ③开始产卵 ④求偶行为消失 ⑤求偶行为频繁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解析:本题考查性腺切除后因性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被阉割公鸡行为的变化,从而考查性激素与性行为的关系。公鸡第二性征需要雄激素的激发与维持,缺乏雄激素时,第二性征(司晨啼鸣、艳丽鸡冠等)及性行为(求偶行为)将会丧失。 答案:D
          例2.动物中常常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帮助同类,是利它行为。一般认为这种行为由自然选择的结果。下列不能用自然选择解释的是( )
          A.守卫蜂巢的工蜂自杀性进攻 B.兵蚁保卫蚁王 C.雄狮保护家族中非亲生狮子 D.鸟类报警提醒其他个体有临近的危险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遗传获得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包括趋性(趋光、趋化、趋热等)、非条件反射和本能,同种生物中无个体差异;后天性行为的形成主要与生活体验和学习有关,不同个体存在差异。选项D中鸟类报警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后天形成的,是生活体验与学习得来的,是动物在后天环境中对信号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后天性行为,不是由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例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属于本能,是很复杂的行为,以条件反射为基础的 B.蜜蜂筑巢、鸟类迁徙是本能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生活体验和学习无关 C.为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大人竭尽所能对其进行教育是哺育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D.同班同学成绩迥异,属后天生活体验和学习的不同造成,与遗传物质无关
          解析:蜜蜂和蚂蚁筑巢、蜜蜂采蜜、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与远近、鸟类和鱼类的迁徙、动物对幼仔的照顾等行为属于本能,从获得途径看是先天性行为,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通过一系列顺序性的非条件反射形成。在本能行为中,性行为和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中还有激素的调节作用。它们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与生活体验和学习无关。但人们教育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哺育后代的表现,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表率作用等教育影响孩子而使之产生的相应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生活体验和学习在这些行为的产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便如此,由于任何个体的性状表现均均最终由遗传物质来决定,包括后天性行为也是以遗传物质为基础的。显然,本能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A错;哺育行为中教育孩子属后天性行为,C错;后天性行为不仅仅由遗传决定,生活体验和学习在行为产生中起决定作用,但仍与遗传有关,D错。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9 11:37 , Processed in 0.0532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