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6|回复: 0

2012届高考历史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及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0讲 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国企业家报》载:19世纪60年代,郭嵩焘主张“发展经济一定要靠私商”,70年代,郑观应更是疾呼“要靠私人来发展经济,官府的轮船也应交给私人经营”。这两人的立场
  A.主张发展洋务企业B.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主张政府加大投资D.代表官僚资产阶级利益
  2.1893年体现郑观应成熟而完整维新体系的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了举办世博会的主张,成为中国主张办博第一人。这部书中可能包含的经济思想不包括
  A.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
  B.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倡导“实业救国”理念
  D.大力创办官营企业
  3.网易读书吧发起了“洋务运动比明治维新早8年,清朝为何被日本羞辱”的命题讨论。关于根本原因你给出的答案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性导致
  B.日本政府改革比较彻底
  C.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D.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如日本强大
  4.1910年6月,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商业博览会,被当时《美国评论》称为“中国的首届世博会”。展品应该不包括
  A.纺织品B.手工工艺品
  C.刺绣、酿酒D.中国造汽车模型
  5.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要看其有没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没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洋务运动在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
  A.求富举措B.求强举措
  C.育人举措D.外交举措
  6.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7.下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①B.②C.③D.④
  8.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分析下列1912~1922年我国民族工业中的纺织业年增长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C.陈启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0.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11.清代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这种“过渡”开始于
  A.康乾盛世时期B.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之后
  12.1931年,宋棐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如右图),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抵羊牌”毛线迅速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
  A.“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
  B.外国洋货价钱太贵
  C.“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
  D.外国洋货质量太差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纺织 27 2998.4 面粉 91 1459.1
  染织 47 564.8 火柴 50 342.5
  缫丝 96 798.5 烟草 12 601.9
  材料三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说出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一时期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6分)
  (3)材料三反映出在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4分)
  (4)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近代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有何深刻的历史启迪?(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 产值 比重
  (%)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 产值 比重
  (%)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哪三种资本形态?哪一种产生的最早?(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10分)
  答案
  1.B2.D 3.A 4.D 5.C6.A 7.C 8.C 9.A 10.B11.C 12.A
  13.(1)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
  (2)发展迅速,轻重失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日常生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出口到欧洲,满足战争的需要。
  (3)力量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4)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14.(1)三种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最早:外国资本。
  (2)最快:民族资本。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3)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原因: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4:34 , Processed in 0.0629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