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9|回复: 0

高三历史真题汇编解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修二专题二: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
  1.(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预测卷21题)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的命运,关键是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运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2.(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4题)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8题)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右侧漫画内涵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4.(2011年5月天津和平区二模8题)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一一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近代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0题)作为烟草制品的标志——烟标,折射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右图的烟标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于研究

  ①实业救国思潮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族工业发展④近代民主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6.(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23题)(8分)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动力
  机械修配
  营缮
  消耗品
  包装
  薪金
  职工保护费
  运输
  营业
  捐税及利息
  保险
  制造及营业杂费 10.50
  5.50
  1.80
  0.40
  1.70
  1.50
  1.20
  0.20
  0.20
  2.50
  15.00
  0.20
  3.00 5.80
  4.80
  0.60
  0.40
  0.50
  1.20
  0.60
  0.50
  0.20
  2.00
  2.70
  0.10
  1.00 4.70
  0.70
  1.20
  —
  1.20
  0.30
  0.60
  -0.30
  —
  0.50
  12.30
  0.10
  2.00 81
  15
  200
  —
  240
  25
  100
  -60
  —
  25
  446
  1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2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2分)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4分)
  7.(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7题)(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指出材料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并写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的不同。(5分)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5分)
  必修二专题二: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考查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相关知识点。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初。题干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下,最终破产,说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压榨,这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决定的,因此,选项D正确。ABC都当时面昨的一些问题,但与题意不符。
  2.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可用排除法。“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经济政治思想,幻想通过排斥革命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是错误的,可排除,故选B。
  3.D4.A
  解析:本题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中“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表明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小火轮船”体现了④③正确。
  5.D
  解析:图片上有“建国牌”、“提倡国货,挽回利权”等字样,以及民国旗帜图样,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思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6.(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任答两点两分)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推动等适当赋分)(2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2分)
  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2分)
  7.(1)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开拓;近代科学技术进步。(3分)不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控制原料和市场;规模大产量高等。(2分,任两点即可)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3分)
  影响: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4:34 , Processed in 0.05020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