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5|回复: 4

高考历史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考点解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点1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18: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2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5 1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二、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荷、英、法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①葡萄牙:1500年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②西班牙: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
          ③影响
          A.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罪恶的奴隶贸易。
          B.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对亚非来地区:①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
          ②经济上——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
          ③思想文化上——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对世界:①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②有利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②经济上——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场地,拓展殖民地,亚、非、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①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B.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C.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②概况:(见课本)
          ③对外扩张的影响: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
          B.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贸易额的增加。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输出资本的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它们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5 2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
          二、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剧了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斗争,并形成了错综复杂、囊括全球的国际关系。
          考点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年夏天,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①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②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③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5 21: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
          一、经济全球化
          1、含义: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本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
          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②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④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经济区域化
          1、表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促进参加国经济的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级世界。
          ③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④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
          1、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更多高考复习资料》》 gaokao.xdf.cn (132.6 KB, 下载次数: 3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9 09:50 , Processed in 0.06489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