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9|回复: 0

[高考历史必背考点]重要的国际会议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要的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时间、参加国、操纵国、主要内容-条约、影响);
          2、华盛顿会议(背景、目的、时间、参加国、内容—条约、影响);
          3、慕尼黑会议(时间、参加国、内容、影响)
          4、开罗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5、德黑兰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6、雅尔塔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7、波茨坦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8、万隆会议:
          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民的新局面;
          ②、时间、地点;
          ③、决议
          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出来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会议”。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这一地域性的转变,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①商周时期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②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③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发展已趋向平衡;④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③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不仅为南方提供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④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发展生产;⑤政治中心南移(如南宋)对经济重心南移也有一定影响。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⑴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
          ⑶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5、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编辑推荐》》 1160972.html (106.39 KB, 下载次数: 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0 07:21 , Processed in 0.04569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