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5 1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1、新航路开辟
(1)概况
迪亚士1487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好望角
达伽玛1497葡萄牙沿迪亚士航路继续前行,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印度
哥伦布1492西班牙王室支持(意大利人) 横渡大西洋美洲
麦哲伦1519-1522西班牙王室支持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印度洋
(2)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社会原因:寻金热的兴起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造船,地理知识的进步。
宗教因素:热衷传播天主教
(3)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况,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的史实: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其后因商业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方式:建立西印度和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袭击葡萄牙和西班牙往返于殖民地的船只;积极探索新的航路。
(2)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三次对荷兰的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海上殖民霸权;英法七年战争后,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764——19世纪中期1870——20世纪初
原因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指的确立
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资金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技术 手工工场技术积累
直接 市场需求的扩大
物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市场 世界市场形成
直接 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要发明1764珍妮纺纱机、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富尔顿轮船、1814年斯蒂芬孙火车1866西门子发电机、美国爱迪生电灯、电影、贝尔电话
内燃机(汽车飞机)
化工技术(石油)等
特点发明来自 工匠经验 ,科技尚未真正结合;发明大多数来自 英国 国;以 轻 工业为主;科技 和生产紧密结合 ,科技在推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工业结构: 重 工业为主;
有些国家,如 德、日 ,一二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对世界市场影响世界市场 初步 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初步 形成。
资产阶级对 世界 统治确立世界市场 进一步发展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
八、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权力法案》的制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秘密的小房间开会,“内阁会议”开始出现。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内阁名以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内阁首脑是首相,由获得执政地位的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重要政策。内阁成员是政府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如果议会对政府不信任,内阁就要垮台,或者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1787年宪法
内容:①立法权归于国会。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国会拥有宣战权等。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局限性:
①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②以财产多少为划分标准。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国会(立法)
总统(行政)
联邦法院(司法)
参议院(现有100名参议员)
众议院(现有435名众议员)
内阁
其他机构
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
(3)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异:
项目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选民选举产生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
政府首脑总统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总统议会
3、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由议会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大权,总统对议会负责。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
(2)《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召集或解散议会的权力,皇帝统帅全国军队,任命政府主要官员;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是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权力巨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任何法律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同意才能生效。总之,德国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