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2|回复: 0

2013高考历史知识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st_1033_1.html (71.41 KB, 下载次数: 78)

                                        list_1029_1.html (67.05 KB, 下载次数: 80)

                                        list_1028_1.html (70.32 KB, 下载次数: 92)

                                        list_1030_1.html (66.4 KB, 下载次数: 82)

                                        list_1031_1.html (66 KB, 下载次数: 77)

                                        list_1032_1.html (66.27 KB, 下载次数: 75)

                                        list_1035_1.html (69.03 KB, 下载次数: 87)

                                        list_1036_1.html (65.94 KB, 下载次数: 83)

                                        list_1037_1.html (66.58 KB, 下载次数: 72)

                                        list_1173_1.html (64.49 KB, 下载次数: 73)

                                        list_1022_1.html (75.31 KB, 下载次数: 93)

                                        list_1023_1.html (73.62 KB, 下载次数: 84)

                                        list_1021_1.html (68.81 KB, 下载次数: 79)

                                        list_1025_1.html (80.41 KB, 下载次数: 85)

                                        list_1542_1.html (127.96 KB, 下载次数: 7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专制主义,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
       
       
                  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西汉:空前加强 (汉承秦制、有因有革);
       
       
                  (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
       
       
                  (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
       
       
                  (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10)、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功能和作用:
       
       
                  (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听命于皇帝;
       
       
                  (2)、功能:压迫、剥削和镇压人民的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辱的功能;组织修建大型工程和治理严重水患等功能。
       
       
                  (3)、作用:A、进步性: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还为抵御外敌入侵提供了保证。 B、消极性: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它还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5、认识:A、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B、产生根源:理论上来源于法家思想;实践上是封建国家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
       
       

                                        9011147.html (55.76 KB, 下载次数: 75)

                                        5_1.html (25.66 KB, 下载次数: 76)

                                        9015789.html (99.47 KB, 下载次数: 86)

                                        9009972.html (99.3 KB, 下载次数: 70)

                                        9014485.html (102.32 KB, 下载次数: 65)

                                        中国富
豪学历也不高 个人素养最重要

                               

            更多高考资讯及备考资料在》 》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更多新东方学校高考课程在
》 》
报班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0 07:40 , Processed in 0.05270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