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_1033_1.html
(71.41 KB, 下载次数: 70)
|
list_1029_1.html
(67.05 KB, 下载次数: 66)
|
list_1028_1.html
(70.32 KB, 下载次数: 74)
|
list_1030_1.html
(66.4 KB, 下载次数: 76)
|
list_1031_1.html
(66 KB, 下载次数: 69)
|
list_1032_1.html
(66.27 KB, 下载次数: 72)
|
list_1035_1.html
(69.03 KB, 下载次数: 68)
|
list_1036_1.html
(65.94 KB, 下载次数: 70)
|
list_1037_1.html
(66.58 KB, 下载次数: 73)
|
list_1173_1.html
(64.49 KB, 下载次数: 70)
|
list_1022_1.html
(75.31 KB, 下载次数: 73)
|
list_1023_1.html
(73.62 KB, 下载次数: 72)
|
list_1021_1.html
(68.81 KB, 下载次数: 71)
|
list_1025_1.html
(80.41 KB, 下载次数: 68)
|
list_1542_1.html
(127.96 KB, 下载次数: 71)
|
其他思想主张的发展变迁:
1、道家:①、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及主张(略);②、东晋南朝时期:A、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B、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了道教的神仙体系;③、唐朝初年:崇尚道教,皇帝以道教教主老子的后代自居,道教在当时有特殊的地位。
2、法家:①、春秋战国时期:(略);②、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发法为教,发吏为师,使法家思想达到顶峰;③、汉武帝时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法家学说消亡,但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本质是“外儒内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总是以儒学来文饰政治,以法家主张来支持政治,以道教来调剂政治。
3、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想:①、表现:A、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刑峻法;B、孔子主张发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E、封建王朝统治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和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②、以上思想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更多高考资讯及备考资料在》 》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更多新东方学校高考课程在
》 》
报班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