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_1033_1.html
(71.41 KB, 下载次数: 53)
|
list_1029_1.html
(67.05 KB, 下载次数: 41)
|
list_1028_1.html
(70.32 KB, 下载次数: 49)
|
list_1030_1.html
(66.4 KB, 下载次数: 54)
|
list_1031_1.html
(66 KB, 下载次数: 55)
|
list_1032_1.html
(66.27 KB, 下载次数: 50)
|
list_1035_1.html
(69.03 KB, 下载次数: 47)
|
list_1036_1.html
(65.94 KB, 下载次数: 44)
|
list_1037_1.html
(66.58 KB, 下载次数: 48)
|
list_1173_1.html
(64.49 KB, 下载次数: 51)
|
list_1022_1.html
(75.31 KB, 下载次数: 50)
|
list_1023_1.html
(73.62 KB, 下载次数: 42)
|
list_1021_1.html
(68.81 KB, 下载次数: 44)
|
list_1025_1.html
(80.41 KB, 下载次数: 49)
|
list_1542_1.html
(127.96 KB, 下载次数: 49)
|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的思想:(1)“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2)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
(3)“仁”与万物俱生。
南宋朱熹的思想:(1)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
(2)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王阳明的新学
思想主张:心即理,人心便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其最大特点就是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更多高考资讯及备考资料在》 》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更多新东方学校高考课程在
》 》
报班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