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3|回复: 10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eijing-1.html (61.91 KB, 下载次数: 40)

                                        shanghai-2.html (62.79 KB, 下载次数: 36)

                                        guangzhou-3.html (61.44 KB, 下载次数: 33)

                                        wuhan-4.html (60.64 KB, 下载次数: 45)

                                        xian-6.html (60.65 KB, 下载次数: 41)

                                        chongqing-10.html (58.45 KB, 下载次数: 31)

                                        chengdu-11.html (61.15 KB, 下载次数: 31)

                                        changsha-16.html (55.08 KB, 下载次数: 37)

                                        changchun-18.html (61.92 KB, 下载次数: 40)

                                        haerbin-15.html (59 KB, 下载次数: 36)

                                        hangzhou-19.html (59.01 KB, 下载次数: 31)

                                        hefei-25.html (58.37 KB, 下载次数: 28)

                                        suzhou-23.html (59.43 KB, 下载次数: 28)

                                        taiyuan-21.html (58.65 KB, 下载次数: 31)

                                        tianjin-5.html (59.17 KB, 下载次数: 35)

                                        xuzhou-46.html (55.28 KB, 下载次数: 33)

                                        xiamen-41.html (59.05 KB, 下载次数: 30)

                                        zhengzhou-20.html (58.07 KB, 下载次数: 33)

                                        ningbo-38.html (59.39 KB, 下载次数: 32)

                                        qingdao-44.html (59.79 KB, 下载次数: 32)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
          一、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问题
          古代政治史在20C历年高考中比较突出的地位已经作了提示。从教材看,古代政治主要呈现为两个主要问题,当然,从这两个主要问题中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扎实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后,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1.统一与分裂
          古代历史上,统一和分裂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为“部族国家”阶段,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各级政权的基本管理方式。这些问题教材中没有展开,我们只需将它作为理解下面的问题的背景即可。西周的分封制是古代部族国家发展的最完善的形态,到了西周末年,分封制度危机,王室衰微,中国政治进入到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向统一的中央集权过渡的历史进程也逐渐展开。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霸权而频繁战争,大量的诸侯国在这个过程中被兼并。到了战国时期,整合为七个大诸侯国,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一种局部的统一和集权。
          战国时期,统一的因素更加明显。在政治上,教材涉及了两点:其一,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强大,与东方六国的战争兼并和统一的含义日益突出,直至发展为前3世纪后期的统一战争。其二,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际上准备了统一后的新的中央集权的行政模式。当时各诸侯国普遍的出现了县制取代世卿世禄的情况。在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商业发展,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在思想意识上,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战争和经济交流,中原的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联系和融合的趋势加强,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至前221年,秦赢得了统一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此进入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主的阶段。
          第二,从汉的大一统到隋唐的大一统
          在这一阶段,考试内容的缺环比较多。秦和两汉是大一统的王朝。东汉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400年左右的大分裂时期,这部分内容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我们只将其作为背景来了解。到了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的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实现了隋唐时期的统一。
          第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分裂和统一
          这一时期分裂的特点是不同民族政权的并立,即民族性的分裂。先后存在的主要政权有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北宋基本上控制了汉族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容易被视为一个统一政权,这是需要注意的。到13世纪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元朝强大的军事压力,终于结束了延续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北宋初年通过分散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的政治改革,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王朝内部分裂割据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元明清三代没有再出现分裂时期,统一的局面非常巩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牢不可破的统一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了。
          2.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构成了古代政治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教材的内容可,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秦汉时期
          秦始皇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看,主要是皇帝和中央官署,既体现了专制,也体现了中央的集权。从地方看,郡县制的要害在于中央对地方长官的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是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承秦制,基本上沿袭了秦的中央集权制,这应该视为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西汉中央政府还清除了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王国,独尊儒术以强化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第二,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的进展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央官署。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主要在于牵制了宰相的权力和提高行政效能。其二,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有助于扩大政权的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才的管理和控制。这两方面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是有效的。但是,隋唐的制度更新在地方权力方面却无所建树。宋朝建立以后,吸收唐、五代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改革的要害是分离地方长官手中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其结果是地方长官从此失去了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基础。这一系列措施体现的中央集权的含义是极强的,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此也就基本上完善了。在中央政府中,宰相的权力被分割和削弱,与唐朝结构性的削弱相权不同,北宋是事权性的分割相权,但都起到了强化君主权力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更加突出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当然,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过程中,中央集权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明朝废丞相、特务政治、八股取士的措施突出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三司制度则在一定意义上延续了北宋初年改革的精神,分散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清朝设立军机处代表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登峰造极,文字狱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明清两朝的中央集权是非常巩固的。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切实有效的管辖也可以视为对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19: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
          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删节较多,影响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对于高考命题可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2006年的高考题看,除了与热点相关的农业问题以外,经济史的问题很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后的高考命题还是这样一种比例。
          我们从下面四个时段分析古代经济史的主要问题。
          第一,先秦时期
          教材中叙述的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时,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坚硬锋利,价格较青铜为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同时,牛耕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很快。用桔槔灌溉
          农田。重要的水利工程有春秋时楚国修的芍陂,战国时期秦国修的都江堰、郑国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二,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有冶铸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煮盐业、酿酒业。战国出现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工程技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商业比较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其三,土地关系的变化。教材中主要叙述的是私田的出现及其合法化,井田制崩溃,土地公有制逐渐向土地私有制过渡,地主阶级和封建社会形成。但是所有这些问题在学术上争议颇多,远非定论。
          第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经济中的大量内容近年来未列入考试范围,现在仅有一个编户制度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人口问题,西汉人口最多时近六千万;东汉末年,人口也达到五千六百多万。六千万人口大体上是宋朝以前中国人口的最高数额。其次,关于编户齐民,编户是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平民,具有独立的身份,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最后,关于西汉农民的负担,特点是田租(土地税)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此外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以及官府杂役等。农民负担沉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其一,表现和格局:总体上呈三级台阶,江东开发程度最高,其次是一般意义上的长江流域,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长江流域也呈三级台阶:最发达的是三吴(江东)地区;其次是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然后是长江流域的其他地方。其二,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政策。其三,意义: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北京地区的考生还应该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也有可能列入考试范围。一方面,北方战乱的游牧民族内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汉时期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压力。另一方面,战乱破坏后的北方经济
          恢复是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灌溉和犁耕技术的进步;深耕细作、积粪肥田等先进耕作方式的传播;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开发的边疆地区主要是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
          第三,隋唐时期
          保留在考试范围之内的隋唐经济的内容比较完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问题。其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指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初政策突出轻徭薄赋,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唐中期以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唐政府推行两税法,统一了混乱的税制;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两税法有其进步性。其二,社会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在农业上,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利发展和农具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
          度提高。在手工业方面,形成了手工业晶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分工细,品种繁多;技艺水平高,融人外来风格等特点。商业方面,交通发达;货币制度有重要的发展;市场发达繁荣。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商业都市。
          第四,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的经济近年来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略过。明清时期的经济相当发达,在古代经济史中应属于最重要的内容,出现试题的概率要高于古代经济史的其他部分。于隋唐部分有些相似,也可以从经济政策和经济繁荣的表现两方面来掌握。其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大部分的税役负担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其作用是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松弛;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清初实行“更名田”,使一些农民得到了土地。清政府先后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人亩”的政策。其意义是废除人头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对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二,社会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在农业方面是高产作物引进,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供应众多人口,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方面主要是形成了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
          加;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提高;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突出特点。商业方面的特点是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对外贸易方面教材只强调了清朝的闭关政策,对于明清对外贸易在世界上的重要影响未能作应有的阐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2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问题
          近年的文综试卷中,民族关系问题占有一定的比重,总的来说,民族关系问题是颇为重要的。
          1.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是形成中的汉族——华夏族。北方的匈奴、戎、东胡,南方的越是教材中提到的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民族融合是一个要点,主要把握两个方面:融合的动力是战争及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影响是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匈奴的兴起在时间上应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的特点是游牧为主,兼有农耕,开始使用铁器。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可以从三个方向来掌握:
          (1)北方地区是与匈奴的战和,可以分为秦、西汉、东汉三个时期来掌握。秦和秦汉之际是匈奴的统一和进占河套地区。西汉时期内容丰富,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西汉初,匈奴对中原地区形成进攻的态势,汉以和亲和贸易来应对。
          ②汉武帝凭借强大的国力反击匈奴,缓解北方的局势,汉匈之争转向西部。
          ③汉武帝以后匈奴内乱,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交往,密切了经济文化联系。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和与汉族融合,北匈奴居漠北,在东汉的打击下,匈奴逐渐淡出中国历史舞台。
          (2)西方地区是通商与管辖。有三个要点:一是张骞
          通西域,西域与内地连为一体,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促进了西域的发展与进步;丝绸之路开通,西域在东西方的交通通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二是西汉后期西域都护的建立,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三是班超经营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南方地区是开发与管辖。首先是秦统一南方越族地区,设置了桂林等郡。汉武帝时也在华东华南等越族地区设郡,进行有效的管辖。汉武帝还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将其纳入汉朝的版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的一个高潮期。但是许多内容未列入考试范围。需要掌握的仅有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北京地区的考生还应该掌握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畜牧业的扩展缓和了中原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带来的环境压力)。
          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繁盛时期,有以下四个应该注意的方面:
          (1)交往繁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交通发达;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和有效的民族政策。
          (2)大体的民族格局。北方(含西北)先后是突厥和回纥(鹘);东北主要是靺鞨;南方的南诏,西南方的吐蕃。
          (3)中央政府加强联系和管辖的措施。重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民族,如东突厥;设军政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如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管理西突厥人活动区域。册封少数民族领袖,如封骨力裴罗和皮罗阁。和亲,如与回纥可汗的和亲,文成公主人藏。
          (4)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回纥人在中原经商;粟末靺鞨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南诏的农业和手工业;文成公主人藏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等。
          4.辽宋夏金元时期
          这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长期的民族政权并立。在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政权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建立起职能完备的政府,并且在制度上有所创新。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宋辽夏并立时期。辽、北宋、西夏政权先后建立,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先后经历过一段战争时期,又通过形成和议维持了长期的和平与交流的局面。
          (2)南宋和金对峙时期。金的兴起和南下,辽和北宋灭亡,金与南宋划淮河而对峙。在这一阶段,契丹人和女真人大量进人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深入展开。
          (3)蒙古的兴起和元的统一时期。蒙古的兴起结束了长期民族政权对峙的分裂局面,中国重归统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表现为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对流,进入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的形成等。
          5.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疆域直接影响到近现代的中国。因此与明清史在高考的古代史试题中比较重要相一致,明清的民族关系也相对重要一些。
          (1)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加强。特别是清朝的贡献甚大。主要的史实有在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在西藏地区建立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和设置驻藏大臣;在新疆地区、蒙古地区、东北地区设置将军辖区。
          (2)打击少数民族上层的分裂活动。主要有康熙时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迎接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也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重要的意义。
          (4)清朝的疆域辽阔,边疆地区的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实行有效的管理。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5)民族间的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方面,如明朝时俺答汗与内地的封贡互市。清朝内地与边疆则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祖国的巩固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2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要问题
          对外关系问题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不是很多。但是,对外关系问题有其本身的重要性,许多问题的综合性也比较突出。所以,对对外关系问题应该有足够的重视。依据教材,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大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明清以前阶段
          先秦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尚未发展起来,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近年未列入考试范围,因此,这一阶段的对外关系在高考中实际上只涉及两汉与隋唐两个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关系的内涵,教材中涉及了三个方面的主题。
          (1)政治上的使节往来。两汉时期与外国的使节往来就相当频繁。在东亚地区,与朝鲜和日本均有较多的往来;,对西亚地区,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欧洲大秦安敦王朝的使节在东汉末年到达中国。隋唐时期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朝鲜的使节很多;日本的遣唐使先后十多次来华;隋唐两朝与印度、中亚、波斯多次互派使节;与大食的通使关系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唐朝与东罗马也有使节往还。
          (2)经济上的贸易往来。两汉时期,与朝鲜日本的贸易内容相当丰富;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形成了与中西亚地区、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重要的商业通道,影响极其深远;通过丝绸之路,还间接的形成了与欧洲的商贸关系。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通畅,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商人,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对外贸易远远超过了以前各个朝代。与朝鲜日本的贸易更趋繁盛;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贸易进一步发展;中西亚国家和阿拉伯与唐朝的商业关系密切;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销往欧洲。
          (3)文化和科技交流。秦汉时期,中国的文化、科技、风俗、生活方式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生产、铸铁、井渠、造纸等技术的西传。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隋唐时期,中国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和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风俗,无所不包,还出现了船舶文化技术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东亚国家的文化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与印度在科技和宗教方面有重要的交流。宋元文化部分讲到了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对外传播及其重要影响,也是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在明清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就是上述三个方面,以友好交往为主,而冲突和纷争是极其少的,因此教材中也未作涉及。
          2.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两代,一方面由于西方开辟新航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对外关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新特点。我们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殖民、侵略和反殖民、反侵略。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势力逐渐延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沙俄的势力扩张到黑龙江流域;日本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与此同时,中国的反殖民、反侵略斗争也开展起来,戚继光荡平倭患;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打击了殖民和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中外交往的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中外交流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但是仍然有所发展,郑和下西洋将中国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交往推向高潮;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和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3)中国封建政府改变了以前的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实行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5 2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问题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化史的重要性有很大的提升,出现试题的频率比较高。文化史内容的一个特点是比较碎和比较散,这需要考生下一些工夫去充分掌握,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些宏观的问题。
          1.各时期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文化现象属于意识形态的层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因此,理解一个时期的文化现象离不开对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思考。
          (1)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是先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较迅速,这也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一
          个重要动力。
          (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的国家,辽阔的疆域造就了秦汉文化气势恢宏的特色。其次,秦汉时期民族之间的接触、碰撞也是影响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我国的对外交往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对于先秦时期文化成就的传承则是秦汉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根源。
          (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的规模空前,这一时期的宗教、文学、艺术都打上了这一背景的烙印。
          (4)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在教材中有系统的概括,主要提及了以下几点: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并收的文化政策;国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国与亚、欧、非各地区的频繁交往;隋唐时期对于历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因素成就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5)除去对历代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些一般性的因素以外,影响宋元文化的重要因素,一个是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另外一个则是各民族的接触、碰撞和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高潮。
          (6)明清时期处在古代和近代的交汇点上,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阶段,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进一步强化;社会生产力有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近
          代文化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些影响。
          2.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大体框架
          古代文化的内容较为零散,搞清楚其大体的结构和框架,对于成功地掌握这些内容会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所叙述的古代文化大体上呈现如下的结构:
          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领域:思想和宗教、科学和技术、文学和艺术。每一个领域又可以细分为一些重要的发展脉络,如思想史方面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勾画出儒家思想发展、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等线索。科学技术方面可以从自然科学学科来整理一些线索,如天文学、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和影响更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对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诗歌、小说、书画艺术、雕塑等都可以分别勾勒其发展的线索。当然,这里只是举一些例子,并不是全部的问题,考生们可以以此为例,尽可能充分完整地理清各方面的发展脉络。限于篇幅,对于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只能提纲携领做一些提示,考生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细化和展开本文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达到理解、记忆充分,运用自如的程度。(具体可看自己手头上的第二轮专题书上归纳,不尽之处另行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22: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内容
          一、综述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触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统治者采取的开明的政策;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继承性)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思考: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统治者的政策、劳动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个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
          古代各个历史阶段,因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技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思想上“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造纸术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显著。
          特点: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弘
          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范缜《神灭论》、北方《齐民要术》和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4、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唐本草等等。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中华文化圈”。
          5、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大发明开始运用,科技文化继续领先世界。
          6、明清: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诞生了。
          (三)中国古代史上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四个文化典型:
          ①商文化:青铜与历法。
          ②秦汉文化;丝绸、冶铸、水利技术。
          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
          ④宋元文化: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四)认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政治统治、国家体制等也属于上层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
          辩证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面对辉煌的文化成就,我们应辩证认识:一是要正确认识各王朝文化繁荣与前代文化的关系,不要只看到当朝而忽视前朝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不要只见中国文化外传对世界发展贡献,而忽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三是要正确认识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关系,不要只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忽视上层建筑及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能动地影响社会存在。四是评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思想主张和作品的社会地位、影响,既要注意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更要将其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评析。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人的思想、主张和作品,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待中国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将其发扬光大,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五)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的封建等级观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5 23: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思想与教育
          时期  名字  主要观点  特点
          春秋末年 李耳,相传著《道德经》,该书包含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丘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 墨瞿 "兼爱"、"非攻"、节约反对浪费、选举贤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轲 著《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儒家的代表人,与孔子被后世称为"孔孟"
          荀况 著《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儒家的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
          庄周 著《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平现象,认为"有用"不如"无用"好。道家思想的代表,与老子被后世合称为"老庄"
          韩非子 著《韩非子》认为有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法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家重要的代表
          西汉 董仲舒 对儒家学说加以发挥,宣扬"大一统"思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东汉 王充 著《论衡》,批判迷信鬼神思想。杰出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思想家
          南朝范缜 著《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杰出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思想家
          南宋 朱熹 理学 理学集大成者
          明清 王阳明 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者
          李贽反儒学;反道教民主思想的先驱
          黄宗羲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影响
          顾炎武 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风踏实,对清代学者有很大影响
          王夫之 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作用。唯物主义思想家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政治思想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在氏族和部落联盟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氏族首领由公举显贤能产生,即“禅让制”。阶级社会产生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确立,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代表各阶级利益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如何确定治国方针上,影响较大的有三种学派:儒家、、法家和道家。
          (1)儒家思想
          推崇人治、礼治、德政、仁政,强调道德感化。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孟子加以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提出“仁政”学说,主要内容是“民贵君轻”。荀子也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但是春秋战国时因不合时宜未受重用,秦朝时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灭顶之灾,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董仲舒把阴阳家神化君权的学说和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揉合进儒家思想,提出“大一统”思想,这种学说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重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法家思想
          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的作用和暴力统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酷法为根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的法家思想为秦王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根据,但是单纯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促使秦朝灭亡。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已经吸取了法家的主张。
          (3)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民心,才能达到天下大治。这就是他们说的“无为则无不为”。秦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之时,“无为而治”就受到重视。如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唐初太宗说:“君能清静,百姓何能不安乐乎?”,明初,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要在生养安息之。”这些都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反映。
          综上所述,儒、法、道三家的主张虽然都不相同,但确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历代发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佐,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这就是古代被称为“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的治国特征。
          2、关于古代中国治国思想问题: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政治的趋势不外乎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唐朝有关史实说明上述论点,并从中得出你的认识。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过程
          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是很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思考: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的产生、改造、发展的基本路线及其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关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⑴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春秋时的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⑵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他还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⑶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一步发挥。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宣扬“大一统”思想。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接受。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认识: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法家思想的进步作用及其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原理分析认识儒家思想:统治者总是鼓吹儒家“仁政、德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顺从他们的统治,人民稍有反抗,则严酷镇压。统治者打着“仁政、德治”的旗号,实际上实行的是严刑峻法鱼肉人民。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历史上的“法治、德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是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按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以德治国就是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有效地运用伦理调控手段治理国家。
          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这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它也是建设、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
          以德治国体现了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国家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德治国的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5 2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3、教育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教育
          中国古代重视教化立国,但主要是出于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奴隶社会中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春秋时期的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弟子三千,贤者七二。这在当时是不容易的。
          (2)封建社会时期汉朝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以扩大统治基础。从西汉武帝起,推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传统课程。
          (3)封建社会时期唐朝的教育
          唐朝学校制度完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从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学校体制。中央有国子学、太学等,地方有州、县、乡学。开始确立了专业教育,有了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专业学校。国家推行科举制,既为统治者网罗人才,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安史之乱后,唐代的私人办学多了起来,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都办过学。
          (4)封建社会宋朝的教育
          宋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中央有太学、国子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以太学和国子学最重要。地方的州、县学也很兴盛。王安石变法时,对科举和学校制度进行过改革,如在太学设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品学兼优者可以不经考试直接出任官职。官办学校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书院依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较活跃。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长沙岳麓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南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是当时著名的五大书院。
          (5)明清时期的教育
          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学生成为监生,地方设府、州、县学。科举考试规章严格。三年一试,分为乡试(在省举行,中试者为举人)、会试(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及格者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试,中试者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明朝各级学校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校规更严格,绝对禁止学生对人对事持有自己的见解,对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严惩。
          明中期以来,书院较为盛行。后期的东林书院以其评议朝政活动著名,后遭到魏忠贤得迫害。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上承袭明代制度,但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而书院在清朝时期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到了近代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
          对教育的认识:
          1、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形式崩溃及新教育形式的萌芽。
          2、从汉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办的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制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家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代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3、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学而优则仕”。所以,实际上对科技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
          古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
          (1)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形式崩溃以及新的教育形式的萌芽。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能够接收贾人和农家子弟入学,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2)从汉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办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代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作为官办教育的补充,私学在封建时代也经历了兴盛衰亡过程。唐代私学到北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这在当时都具有历史原因。唐后期私学兴盛,这与政治割据、腐败,政局动荡而官学荒废有关;也与经济上地主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与此类似。明清书院逐渐变为官办学校则是由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决定的。
          (3)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学而优则仕”,所以,实际上对科技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5 2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科学技术成就(原因、表现、影响)
          1、天文、历法、地理
          在中国古代,农事又称作“时事“,农务又称作“时务”。可见农耕劳作与时节换移关系密切。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历法方而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夏朝:相传有了历“夏小正”法,商朝沿用“夏历”法,今天的农历,称“夏历”,一年12个月,闰年13月;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春秋:《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制作地动仪和浑天仪。地动仪比欧洲出现第一台地动仪早1700多年。他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唐朝: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他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比英国编订出类似的历法早800多年。有利于安排农事。
          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思考与认识:
          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及杰出的天文学成就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人们也是能动地认识自然界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古人对自然和天文现象的观察研究体现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发挥主观能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今天,我们必须继承这些宝贵的科学遗产,不仅要大长中华民族的志气,而且更应该把我们祖先的这些光辉成就发扬光大。
          2、医学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商代遗址这出土了石砭镰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数学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8)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农学
          西汉: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
          东汉:《四民月令》
          南北朝:《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元朝:元始祖时向全国颁布的农书《农桑辑要》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5、建筑   秦朝   隋朝   宋元   明朝(请自己看书列出)
          6、四大发明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造纸术
          ⑴发明过程:西汉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⑵传播:6世纪传入朝鲜、越南、日本、印度和阿拉伯,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后经北非传到欧洲。
          ⑶影响: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是一个伟大贡献。
          2)印刷术
          ⑴发明过程:隋唐时已有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品,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北宋年间(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泥活字),比欧洲早400年;后来先后又出现锡、木、铜、铅活字印刷。
          ⑵传播: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影响:开辟了印刷史的新纪元,比欧洲早400年,对世界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
          3)指南针
          ⑴发明过程: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后来,人们制成指南针,到北宋时用于航海。
          ⑵传播: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⑶影响: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⑴发明过程:唐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火药配制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⑵传播: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⑶影响: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6 0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与思考:
          四大发明固然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却不应骄傲自大。相反我们有许多反思的地方。找出原来先进的中国后来沦为落后的原因时,我们并不自卑,相反应该激励我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外国人用火药制造了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受明、清当时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的限制,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没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新时期,我国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一要积极椎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研究,二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持,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7、物理学
          8、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1)《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9、农业、手工业论著: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4)《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5)《河防一览》:明朝潘继驯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10、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1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者世界地位变化及其原因。
          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封建经济繁荣;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原因: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箝制了思想文化发展;闭关自守,发展迟缓;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理性主义在西方的确立,促进了科技发展。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原因: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确有许多发现、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取得较高成就呢?这除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聪明勤奋,在长期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这些条件外,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在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小地主、手工业者,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供养脱离生产的科学技术人员,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国家的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须的设备和原料。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各朝都把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我国所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12、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历史的结论。古代天文历法成就直接同农业生产有关,数学、农书的编撰既是生产发展的需要又是生产的总结。造纸、火药、火药爆破法采矿、金属冶炼,造船技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范围的扩大,促进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字,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辑,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造纸、火药和火器制作、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避孕药,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明清时,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上层建筑顽固地阻碍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当然不能给科技发明运用开创广阔天地,也就不能产生超越这个社会水平的近代科技发明。例如四大发明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像欧洲一样的作用,又比如明清时期为什么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没有产生突破。还有明清时期为什么我国文学艺术繁荣而科技发展停滞。
          科学家的治学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精神,贾思勰作《齐民要术》,集中精力凡12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共付出了27年的艰苦劳动。其二是斗争精神,特别在宗教、儒家神学所束缚的封建时代,科学家的科研及成果无疑是伴随着与封建迷信的斗争。如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同时大肆宣扬佛教以欺骗人民,对自然和历史发展作了歪曲解释。那么这一时期无论是张衡发明地动仪,还是张仲景研究医学,本身就是对封建迷信、神学巫术的否定。正是这些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断加深,成为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基础。到封建社会晚期更为突出,三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八股取士所造成的严重脱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代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主要通过概括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铸铜、制铁、制漆技术东传至日本、朝鲜,影响巨大。以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这样的史实多不胜数,自然而然确立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历代文化成就都是对以前的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
          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从直观上看,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来。这说明它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的弊病:
          (1)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入微,是中国学者的一大特长。比如,人人都看到过下雪现象,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却能首先发现雪花的结晶体是六角形的几何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每一个角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却从不深究,更未从几何学的角度去作探讨。这和古希腊几何学形成鲜明对照。
          (2)中国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一些人与自然协调的正确思想,但也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更无益于对人事的研究。中国有对太阳黑子、彗星、陨石雨、日晕、月晕、新星、超新星的最早观察和记录,然而长期以来,却把它们与人事联系在一起,纠缠不清。
          (3)科学实验是建立近代科学的基础。不进行实验,便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实验是受控的,只要掌握受控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同样的预期结果。中国古代的学者缺少这方面的传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是影响几代人的大学问家,他的朋友坐在亭子里观察竹子生长的机理,一连坐了3昼夜,终于病倒;他继而静观7天,仍无所获,他便得出道理,认为“其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做”。这些大思想家认为,“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研究自然事物变成了心性之学。
          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差距从15世纪开始:大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学技术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走向衰落。首先这一时期中西科学技术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如果从实用的观点看,比起托勒密的“地心说”不能显出明显的优越性,但就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而言,哥白尼学说更能反映天体运行的本质。伽利略更是一位对理论充满情趣的人,他对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的轨迹等所做的探索,大都寄予对事物和规律的追寻。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大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充分体现着这一传统研究方法的使用过程。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9 03:25 , Processed in 0.13181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