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7|回复: 0

如何分析历史活动产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st_1438_1.html (161.21 KB, 下载次数: 113)


                               
                                        gkzyxz.html (35.41 KB, 下载次数: 125)

                               
                                        tianbaozhiyuan.html (53.56 KB, 下载次数: 130)

                               
                                        list_1539_1.html (65.95 KB, 下载次数: 133)

                               
                                        xl.html (19.37 KB, 下载次数: 122)

                               
                                        list_1148_1.html (67.86 KB, 下载次数: 117)


                               
                                        zhaosheng.html (673.19 KB, 下载次数: 134)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历史活动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重大历史活动的产生,常常是某种客观规律作用或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分析革命或改革发生的原因时,就要首先考虑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
  (2)历史活动总要由历史情境来引发。这种情境可能是某种历史趋势或历史局面,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历史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前者决定着历史活动产生的必然性,即必然性因素;后者则多属直接的、具体的原因。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当权这种大趋势,与英格兰起义造成统治危机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历史活动要受其主体所在阶级、集团利益的驱使,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会有不同的行动。如: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变革,众多思想家正是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利益不同,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然,同一阶级、集团的人活动也未必一致。这是因为,有的人着眼于本阶级、集团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有的人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也有的人完全着眼于个人私利。如:王安石属于地主阶级,司马光也属于地主阶级,在变法问题上却尖锐对立,就是因为,王安石考虑的是地主阶级的全局与长远利益,司马光则着眼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局部与眼前利益。所以,在分析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找到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所在。
  在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强调把情境、利益、活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历史活动的发生还要受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利益与情境,决定着其主体是否有进行某一活动的动机;而客观条件,则决定着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否能进行这一活动,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活动方式或策略。如: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客观条件)为中国革命所制定的正确路线。
  (5)历史活动的发生受其主体主观努力程度与认识、决策水平的影响。历史情境引发历史活动,必要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活动发生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怎样的历史情境、怎样的客观条件,就必然有怎样的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策略。因为,历史情境与条件虽是客观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并不一定对它有客观的认识,有可能产生对历史情境与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和估计过高两种偏向。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就是由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偏向造成的。
  (6)历史活动的产生,有时还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很久以前的一种历史结局或历史传统。它是一种潜伏性原因,有时表现为对历史活动的渗透性影响;有时与特定情境相结合对历史活动产生重大作用,甚至决定着历史活动的发展方向。如:德、日在30年代大危机时出现法西斯专政,与这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是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缺乏民主传统等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文对历史活动的产生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如何作答还要根据题目的实际要求,及所掌握的历史材料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

chongci.html

33.45 KB, 下载次数: 116

chongc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0:45 , Processed in 0.05873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