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4|回复: 0

善用排除法做好历史选择题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8: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ongci.html (33.45 KB, 下载次数: 80)

                               
                                        list_1438_1.html (161.21 KB, 下载次数: 78)


                               
                                        gkzyxz.html (35.41 KB, 下载次数: 76)

                               
                                        tianbaozhiyuan.html (53.56 KB, 下载次数: 86)

                               
                                        list_1539_1.html (65.95 KB, 下载次数: 76)

                               
                                        xl.html (19.37 KB, 下载次数: 80)

                               
                                        list_1148_1.html (67.86 KB, 下载次数: 84)


                               
                                        zhaosheng.html (673.19 KB, 下载次数: 82)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要考查什么知识点。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
  
  就题干设计方式来看,历史选择题主要有两种: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直接设问就是题干明确指出要考查的知识点,不需要考生再去理解或总结题干的意思,可以直接排除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比如,
  
  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D.争取实现普选
  
  (2004年高考历史试题—广西单科卷)
  
  这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非常明确,考生只需要排除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就可以了。
  
  间接设问,就是题干由材料组成,要考查的知识点隐藏在材料中,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并归纳出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才能解题。比如,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这道题目的题干是由一段材料组成的,题干的意思也隐藏在材料中。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准确理解:杜鲁门是美国总统,他的观点体现了美国对占领日本的政策,他指出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也就是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像对德国一样由英法美苏分区占领,特别是不能和苏联共同占领苏联,实质是要由美国单独占领,正是在这一政策下,美国不顾苏联的反对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因此根据的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对选项进行排除了,不难得出正确答案D。像这一类间接设问的选择题,也可以说是材料型选择题,在近年的高考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做好这类选择题关键就是要准确理解题干中材料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3 11:28 , Processed in 0.08254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