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8|回复: 0

规范性答题为历史加分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8: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ongci.html (33.45 KB, 下载次数: 85)

                               
                                        list_1438_1.html (161.21 KB, 下载次数: 86)


                               
                                        gkzyxz.html (35.41 KB, 下载次数: 80)

                               
                                        tianbaozhiyuan.html (53.56 KB, 下载次数: 70)

                               
                                        list_1539_1.html (65.95 KB, 下载次数: 77)

                               
                                        xl.html (19.37 KB, 下载次数: 80)

                               
                                        list_1148_1.html (67.86 KB, 下载次数: 87)


                               
                                        zhaosheng.html (673.19 KB, 下载次数: 79)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高中历史考试规范答题非常重要。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愿望考上理想的大学高考的竞争相当的残酷,高考的每一分,对考生来说,都如金子一般贵重。我认为如果考生能做到规范答题,高考文科综合增加3—5分、语数英每科增加1—2分是现实的。如果某考生每科都能做到规范答题,积少成多,考生的总成绩能够增加10分左右。这样,全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就要比那些与他知识能力水平高低相同但全没有做到规范答题的考生成绩要高出一截。再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来说,高考平均分能增加10分左右,那是意义相当的重大,是其他途径不易达到的高考质量增长点。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高考状元的答题规范过程。
  1.文字规范化。2006年开始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就是将考生的答卷扫描后输入电脑再让历史阅卷老师评阅。扫描后的答卷文字稍有变形,如果答卷文字模糊潦草,则扫描输入电脑后将会更模糊潦草。所以我要求学生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
  2.排版段落化。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个要点都可分作一段落。如上例中的(1)考生概括出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n个变化就分作n个段落;若分析出促成这一变化的n个原因就分作n个段落。
  3.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如上例中的(1)有n个变化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有n个原因就按顺序标上①②③...n。
  4.语言学科化。各学科各有其语言特点,要求用准确的相应学科语言来表述。上例属历史学科,则要求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而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按照以上规范答题20字要求,我认为上例考生应作答如下:
  (1)变化:从分散走向整合。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
  ②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在以下这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①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②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
  ③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原因: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
  内容:①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②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
  ③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启示:(考生回答以下任一内容或类似内容均可)
  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
  或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
  我坚信,我们如果能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落实规范答题要求,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就一定能给高考加分。如果学生以较强的实力为前提,又能全面具备本文开头对联中提到的包括规范答题在内的考试态度与方法,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给那幅考场对联加个横批榜上有名或马到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8 14:40 , Processed in 0.07172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