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回复: 0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知识点同步指导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8: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ongci.html (33.45 KB, 下载次数: 92)

                               
                                        list_1438_1.html (161.21 KB, 下载次数: 107)


                               
                                        gkzyxz.html (35.41 KB, 下载次数: 102)

                               
                                        tianbaozhiyuan.html (53.56 KB, 下载次数: 103)

                               
                                        list_1539_1.html (65.95 KB, 下载次数: 100)

                               
                                        xl.html (19.37 KB, 下载次数: 85)

                               
                                        list_1148_1.html (67.86 KB, 下载次数: 108)


                               
                                        zhaosheng.html (673.19 KB, 下载次数: 102)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一)建立
        1.时间:581年。
        2.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
        3.定都:长安。
        (二)统一
        1.完成:589年,杨广攻入建康灭陈。
        2.原因:(1)条件成熟——各民族相互融合。(2)经济基础——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3)准备充分——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渡江作战准备。(4)陈朝腐败,不堪一击。
        3.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
        (二)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宇文恺修建大兴城和洛阳。
        2.广设仓库——洛口仓、含嘉仓等。
        3.开通运河
        (1)时间:605~610年。
        (2)皇帝:炀帝。
        (3)规模:三点、四段、全长四五千。
        (4)地位: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4.修筑驰道
        (1)目的:巡游。(2)结果: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
        (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一)隋末农民起义原因
        1.暴政:(1)徭役沉重。(2)三征高丽。(3)营建洛阳。(4)严刑酷法。
        2.天灾严重。
        (二)农民起义
        1.首先起义:611年,长白山。
        2.主要力量: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
         
        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一)唐朝的开国
        (一)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二)统一: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一)概念: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
        (二)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议论历代兴亡,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三)唐太宗的功绩:
        1.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三)武则天的统治
        (一)武则天掌握政权
        (二)功绩: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重用人才
        3.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强盛
        (四)开元之治
        (一)唐玄宗结束混乱局面。
        (二)唐玄宗的功绩:
        1.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2.大力发展生产。
        3.限制佛教。
        4.实行募兵制。
        5.大兴文治。
        (三)评价:西汉前期后第二个盛世局面。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制
        (一)确立与发展
        1.隋文帝确立。
        2.唐太宗发展。
        (二)主要内容
        1.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评价
        1.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一)发展历程:隋朝创立——唐朝完备
        (二)创立背景: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三)主要方式:考试选拔。
        (四)主要科目:明经、进士。
        (五)发展情况
        1.隋文帝:确立
        2.隋炀帝:设进士科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4.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5.唐玄宗:高官主持考试。
        (六)意义
        1.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2.科举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一)府兵制
        1.创立、发展及崩溃:(1)创立于西魏。(2)发展与隋唐。隋文帝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3)武则天时府兵制逐渐衰落,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2.特点:(1)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2)唐太宗时府兵值得兵将不在一起。
        3.影响:
        隋府兵制影响:(1)府兵制和均田制相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2)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3)也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者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唐太宗时府兵制的影响:(1)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军费负担也压在了农民身上。
        (二)募兵制
        1.背景与目的:(1)均田制破坏;(2)府兵地位下降;(3)为增强军事力量,唐玄宗实行募兵制。
        2.特点:(1)国家供给士兵衣食。(2)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
        3.影响:(1)使国家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导致军阀的形成。
        (四)租用调制
        (一)发展经过
        1.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后来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
        2.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二)作用
        1.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了许多荒地。
        2.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得到巩固。
        3.使国家富强起来。
        (五)两税法
        (一)实行原因:土地买卖与兼并,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三)时间人物:780年,德宗接受杨炎建议。
        (三)主要内容
        1.两税:户税,交纳标准是资产;地税,交纳标准是田亩。
        2.交税时间:每年夏季和春季两次纳税。
        (四)评价
        1.税制得到统一,增加财政收入;
        2.改革赋一制毒征收标准;
        3.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
        4.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五)产生问题
        1.土地兼并愈来愈重。
        2.大地主把赋税转嫁农民身上,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9:40 , Processed in 0.07064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