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5|回复: 0

五代十国历史:后周改革北宋代周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8: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的疾苦 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人民深受苦难。尤其在中原地区,政权屡屡更迭,战争激烈而频繁,人民颠沛流离。各地军阀为了应付战争,加紧对人民的剥削,苛捐杂税严重,刑罚残酷。此外,北方百姓经常遭受契丹蹂躏,苦难更深。广大中原人民渴望国家统一,抗击契丹。适应这种社会要求,后周统治者开始整顿政治,并进行统一战争。
              后周改革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称帝之后,即着手改革弊政,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他继续郭威的事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整顿。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
              后周的征伐 柴荣即位,即开始进行统一战争。他先于955年(显德二年)派兵伐蜀,夺得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等四州。又在955年冬至958年(显德五年)春,三次亲征南唐,夺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十县,使长江以北地区尽归后周所有。959年(显德六年),柴荣亲自率兵北伐辽国。出师四十二天,收复瀛、莫、易三州及军事要冲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益津关(今霸县境)、淤口关(今霸县境)所谓三关之地。正当全军鼓舞,准备乘胜进取幽州之际,柴荣突患重病,只好撤兵南返。当年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他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陈桥兵变 柴荣死后,其子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大权落在殿前都点检(中央禁军统帅)、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yìn印)手中。
              赵匡胤,涿郡人,出身军官家庭,早年从伍,受郭威、柴荣重用,逐步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为以后代周打下了基础。960年(显德七年)元旦,他谎报军情,说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恭帝与大臣商议,派赵匡胤领兵出征。大军刚到开封东北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县境),赵匡胤与其弟光义及赵普等人共同策动军队哗变,奉赵匡胤为天子。赵假意不允,士兵以黄袍加其身,回师开封。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宋太祖)。因归德军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故国号宋,仍都开封,史称北宋,年号建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6 01:36 , Processed in 0.05196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