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7|回复: 0

五代十国历史:五代更替契丹兴起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8: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唐递嬗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年号开平,都于开封。在后梁周围,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割据势力,即河东的李克用父子、幽州的刘仁恭父子、淮南的杨行密、西部的李茂贞等。其中以李克用父子的势力最大。
              李克用,沙陀族人,靠镇压黄巢起义发迹,任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封晋王。为了争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权,他同朱温争战不休。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他去世,其子存勗继晋王位。朱温乘机攻晋,结果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大败。开平四年(910年),双方又在柏乡(今河北柏乡)会战,朱温再次惨遭败绩。从此后梁元气大伤,迅速衰落。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在位数月,其弟友贞杀友珪自立,是为后梁末帝。此时后梁政治黑暗,统治残暴,对人民的压榨日益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晋王李存勗的势力在此时却大有发展。913年(乾化三年),兼并了幽州刘仁恭、刘守光割据势力。915年,后梁的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又降晋。923年(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勗称帝,自以为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建都洛阳。史称后唐。不久,李存勗灭后梁,北方基本统一。925年(同光三年),后唐又出兵四川,灭前蜀。926年(同光四年),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在率兵讨伐魏博镇叛军时,回师洛阳夺位。李存勗为部将所杀,李嗣源即位,政治有所兴革,是后唐较好的时期。
              契丹建国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全族分为八个部落,各有经选举产生的“大人”(即酋长)。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国家。
              阿保机姓耶律氏,亦称耶律阿保机,出身于迭剌部显贵家族。其祖先屡任迭剌部的夷离堇(qín芹),即酋长。唐天复二年(901年),阿保机被选为迭剌部的夷离堇。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罢免软弱的遥辇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选阿保机为可汗,从此他连任九年。阿保机在任可汗前后,一面率军四出征讨,扩大迭剌部势力;一面注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发展本部的政治、经济。于是,迭剌部愈益强大。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长的忌恨,他们便联合起来,于公元915年(后梁贞明元年)迫使阿保机让出可汗之位。一年后,阿保机骗七部酋长赴宴,以伏兵尽杀之,随即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大契丹。阿保机自号天皇王,年号神册(916—922年)。
              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皇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剌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社会发展更快。天赞四年(925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不久,阿保机死于班师途中,谥号辽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后晋兴亡 契丹强大后,开始向中原扩张。但在后唐以前,常常受阻。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沙陀族人。任后唐河东节度使。933年(长兴四年)、李嗣源病逝,其子从厚即位。次年,嗣源的义子从珂起兵杀从厚自立。石敬瑭向与从珂不和,欲取而代之。清泰三年(936年),他以割地、称臣、称子为条件,请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叛变。同年九月,耶律德光率骑兵五万,援助被困晋阳(今山西太原)的石敬瑭,大败后唐兵。之后,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四十五岁的石敬瑭认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为父,每年输帛三十万匹,割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任丘)、涿(今涿州)、檀(今北京密云)、顺(今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guī圭,今怀来东南)、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蔚县)、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应县)、寰(今朔县东北)、朔(今朔县)十六州之地与契丹。十一月,契丹与晋联兵入洛阳,后唐灭亡。不久,石敬瑭入开封,并以此城为晋之国都。
              契丹得幽云十六州后,即以幽州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契丹兵马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战争中,开始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942年(天福七年),石敬瑭病死,其侄石重贵即位,便改变态度,对契丹皇帝只称孙而不称臣。耶律德光大怒,于是自944年(开运元年)至946年,三次大规模南下攻晋。前两次均告失利,第三次由于后晋执掌重兵的杜威(杜重威)率军叛变,耶律德光得以顺利进军。946年十二月,契丹攻入开封,灭后晋。次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表示自己是中原的皇帝,并改契丹国号为大辽,欲久据中原。但他并没有治理中原的经验和适当办法,而是放纵契丹士卒四出抢掠,自筹给养,叫“打草谷”;下令在开封和各州“括借”钱帛,储于内库,拟运回北方;不放已降的节度使和其他官员还任,而另派自己的子弟亲信担任地方长官。这种作法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兵遍及中原。耶律德光开始感到在中原无法立足,不久,便率军北归。947年初夏,他病死于途中。
              汉、周更代 耶律德光走后,刘知远乘虚占据了中原。刘知远也是沙陀族人,原是石敬瑭的心腹,曾任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契丹入开封后,他分兵守四境。947年二月,他即位称帝,但仍用晋的国号与年号。辽兵北还,他入开封,始改国号为汉,在位仅一年即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刘氏父子均无善政,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非常尖锐。950年(乾祐三年),将军郭威统兵回京,夺取了政权。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于951年正式登基,国号周,年号广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9 18:28 , Processed in 0.05681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