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回复: 1

[高考政治考点名师导学]哲学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2: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三讲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要点】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哲学与时代精神;
          (4)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知识归纳】
          一、重难点:
          (一)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括和总结。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们都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二者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都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和接受检验;都是为生活和实践服务的,并且反作用于生活和实践。
          4.哲学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因此哲学需要说明人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哲学也是方法论。总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可见,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5 2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 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之间的关系。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只有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个标准,即哲学基本内容的第一个方面。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3.哲学两大派别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关系。
          (1)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者。
          (2)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是不可知论。
          (3)在可知论内部,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唯物主义可知论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得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可知论则是从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得出世界的精神本原是可知的。
          4.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形态
                       

                               
                                        区 别
                       

                               
                                        联 系
                       

                               
                                          观点
                       

                               
                                          进步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复杂问题简答化了。
                       

                               
                                          三种基本形态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上,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两大阵营

                               
                                          基本观点
                       

                               
                                          分歧
                       

                               
                                          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克服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脱离的矛盾,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实践,从而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不仅仅在于说明和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改造世界任务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第二个表现就在于它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利益和要求的,是无产阶级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都继承了马列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前三者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更多高考复习资料》》 gaokao.xdf.cn (132.6 KB, 下载次数: 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5 17:54 , Processed in 0.07306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