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ijing-1.html
(61.91 KB, 下载次数: 74)
|
shanghai-2.html
(62.77 KB, 下载次数: 85)
|
guangzhou-3.html
(60.22 KB, 下载次数: 71)
|
wuhan-4.html
(60.63 KB, 下载次数: 79)
|
xian-6.html
(60.65 KB, 下载次数: 69)
|
chongqing-10.html
(54.75 KB, 下载次数: 74)
|
chengdu-11.html
(61.15 KB, 下载次数: 74)
|
changsha-16.html
(55.08 KB, 下载次数: 67)
|
changchun-18.html
(61.8 KB, 下载次数: 72)
|
haerbin-15.html
(50.55 KB, 下载次数: 69)
|
hangzhou-19.html
(59.01 KB, 下载次数: 86)
|
hefei-25.html
(58.37 KB, 下载次数: 90)
|
suzhou-23.html
(59.44 KB, 下载次数: 67)
|
taiyuan-21.html
(58.65 KB, 下载次数: 67)
|
tianjin-5.html
(58.71 KB, 下载次数: 73)
|
xuzhou-46.html
(57.57 KB, 下载次数: 72)
|
xiamen-41.html
(59.27 KB, 下载次数: 76)
|
zhengzhou-20.html
(58.07 KB, 下载次数: 69)
|
ningbo-38.html
(59.39 KB, 下载次数: 81)
|
qingdao-44.html
(56.21 KB, 下载次数: 68)
|
南京
|
兰州
|
昆明
|
济南
|
深圳
|
沈阳
|
鞍山
|
大连
|
福州
|
佛山
|
贵阳
|
黄石
|
荆州
|
吉林
|
内蒙
|
洛阳
|
宜昌
|
湘潭
|
襄樊
|
新疆
|
无锡
|
唐山
|
镇江
|
河北
|
南通
|
株洲
|
南宁
|
南昌
|
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汇总:2013年高考时事政治题主要以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的时事热点为出题点,考生现在就要关注时事热点,在平时多分析这个事件能提炼出哪些政治原理,并进行深入分析。新东方网高考频道整理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内容都是2012后半年的社会热点事件,帮助高三生练手!
一、【热点材料】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睛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二、【命题意图】
面对通胀带来的消费压力,社会上出现了浮躁、焦虑等一些不良心态,如何认识这些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直接关心到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社会心态这一热点希望学生多加注意。
三、【主观题专练】
1.材料一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睛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心态与社会状态的关系。
【参考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促进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国力。④反映当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积极健康社会心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状态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体现,两者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具体表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状态的反映、表达和展示,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风向标”;社会心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状态,是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资源和条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的社会心态。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行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参考答案】(3)①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⑤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稳定物价,加强监管,维护食品安全。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材料三 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山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省市两级和属于国家一级馆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广泛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形成了文化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3)结合材料三,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角度,分析我省为什么要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答案】①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③可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公布了“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
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262票25.6%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36票23%
社会转型导致人们压力过大170票16.6%
我国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135票13.2%
我国社会目前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关怀不够109票0.6%
司法制度不够完善105票0.2%
其他8票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