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5|回复: 2

2016高考压轴政治冲刺卷 新课标卷II(1)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429212.html (97.94 KB, 下载次数: 2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6 0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26分,共计5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3.(2015·湖南省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图1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表2)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材料二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老龄产业,向老年人提供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让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和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破解“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
  14.(2015·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3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必须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必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请以“弘扬法治中国梦”为主题,拟定2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标语在十六字以内)例:实干才兴邦,成就中国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6 0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人民币升值。
  【解析】2014年国内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A商品的价格是110/(1+10%)=100元;由于2014年该企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人民币升值4%,故生产A商品的总售价为83.2*1.2*[110/1.1]/1.04=9600。故A正确。
  【易错警示】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加企业的产量,实现盈利。
  2.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企业兼并。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企业国内并购,而不是在国际上的并购,故排除①;企业加快并购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市场发挥作用促进资源配置的体现,②③正确;④中的“避免”说法错误。
  3. 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民间投资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因此②表述错误。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才能叫控制力,故④表述错误,排除。答案选C。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
  4. 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民主决策
  【解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是民主决策。进行民主决策的原因是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A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征求民意,而非公民的监督权,B与题意不符;C观点错误;材料未体现D观点,故答案选A。
  【解题技巧】解答因果型选择题,可根据因果关系的特征来选择,即把题肢中的选项与题干颠倒过来思考。如果试题中出现多种原因,应认真斟酌,决定取舍,看清设问是选什么原因。
  5.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政府国务院公布养老“并轨”改革决定,破解养老“双轨”难题,更好体现制度公平和规则公平,得民心,遂民愿。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③正确;①中的“政治基础”应该我“经济基础”;④材料未体现。
  7.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建立国际新秩序李克强指出,中国与英国,东方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抓住机遇,加强战略合作,携手建设一个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体现了中国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解析】《新大众哲学》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解答当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它的应运而生是因为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可以解决当前重大现实问题,③④正确;①不是其原因;②中的“现实性力量”说法错误。
  10. 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意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析】知识人面对乡村时产生的无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
  【解析】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突破以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材料表明,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④材料未体现。
  12.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唯物史观。
  【解析】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启示我们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①④正确;②与设问要求不符;③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1)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2012年,中国60年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在逐年提高;材料二反映了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快速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人数量在不断增加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在利益杠杆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有利于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3)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既要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履行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老有所养提供物资基础,文化支持和公共产品,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而不能包办一切,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诚心诚意为老龄群众办事,解难题、做好事,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为老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的协调发展、政府的职能、宗旨、工作原则、依法行政。
  【解析】第(1)问中的材料一、二反映了老龄人口比例在逐年提高,养老费用也在增加;第(2)问是意义类试题,需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包括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第(3)问是措施类试题,破解“老有所养”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同时也要做到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
  【方法归类】针对哲学主观题的特点,在解题时,应做到:
  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审清题意,题眼明了;围绕设问,展开思考;打好腹稿,卷面排好。
  看清设问的规定性。例如,“体现了什么原理”与“如何遵循原理”不一样;“用原理去分析其原因”和“用原理去分析其意义”不一样;“用原理去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与“用原理去分析怎么做”不一样让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求异。
  找准题眼。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与设问的内在联系去重组知识点、整合知识点、迁移知识点、再生知识点。
  打好腹稿。为了适应新的评卷方式,应注重打好腹稿,注意字体大小合适,书写清晰。
  14.(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2)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立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遵循立法的客观规律,增强法律法规的有效性,系统性。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要坚持改革,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3)略。
  【命题立意】本题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播、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知识的理解。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解答时要从材料一中蕴含的信息入手,材料中“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材料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材料中“必须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体现现代传媒在传播法治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中“必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体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本题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指向非常明确,解答时必须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因此就要明确究竟有哪些知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基本矛盾与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标准等。解答是结合材料,指出材料中呢些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哪一个即可。
  本题第三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请以“弘扬法治中国梦”为主题,拟定2条宣传标语。只要言之有理,通俗易懂即可。如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list_1542_1.html (127.96 KB, 下载次数: 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2-28 04:48 , Processed in 0.09526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