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1

托物言志的400(作文素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7 1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
     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徒劳,那么多人在我之上。我不如返璞归真,学习古人,过隐居的生活。”母亲没有说话。过了几天,母亲带我来到一座山前。那是一座我不知名的山,虽算不上高,却可用险来形容。我望着母亲,猜测着她的意图。
     “你看到那棵树了么?”母亲指了指山崖。我抬头望去。陡峭的山崖间,赫然有一棵树,似已被山崖的细缝挤得弯了腰,却不乏生机。
     “嗯,看到了。那是······”
     “走,我带你上去。”母亲拉着我,寻了一个较缓的山坡,一步步向上走。
     看着母亲额头上的汗水,我虽不解她的用意,却告诉自己一定要走上去。山顶。这确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母亲拉着我,来到了那棵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7 19: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我愕然。那棵树竟是从石头中生长起来的!
     “这,怎么会······”
     “你看,这棵树要生长,就必须穿透坚硬的岩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想你会懂的。”母亲不再多说。我小心地俯下身子,看着山崖上的那棵树。它的根确是生长在岩石中,坚韧有力地向四周伸展,似乎要汲取周围所有可以利用的养分。
     顿悟。
     我回头看着母亲:“我懂了。要想在世间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克服所有挫折,顽强的面对人生。”
     在这之前,还要先磨炼自己。有了真本领,才能克服挫折啊!”母亲满意的说。
     “嗯,我再也不说隐居这种傻话了。”
     回去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那棵树。在蓝天下,它恍若一柄宝剑直插云霄。它在告诉我,它要和逆境作斗争。
     感谢母亲让我见到了那棵树。感谢那棵破岩而出的树,它让我懂得,再难渡过的逆境,再难克服的挫折,只要顽强拼搏,它们最终只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登上胜利的顶峰。
     那棵树,永远生长在我心中。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目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好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看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过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俗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可,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赏析和借鉴]
     这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精品,文章以“访兰”为线索,通过“我”与“父亲”的对话,刻画了山谷幽兰的隐逸形象,并悟出一种做人处世的道理。文章曲折生动,情感上一波三折。访兰前层层设悬:父亲因培栽兰草十分成功,招致方圆十几里的人纷纷跑来观赏,他本该引以自豪,为何反倒平添了“几分愠怒”?以后进山为什么再不带回兰草?当我疑惑不解而发问时,父亲为什么避而不答,只让“我”与他一同进山访兰?连设的这三重悬念既激起了读者急切的期待心理,又使行文跌宕,而为下文蓄势。
     访兰中通过父子问答,步步释疑,揭示主旨。访兰后表明“我”对父亲的教诲的刻骨铭心,文章便戛然而止。
     短文托物言志,写兰是虚,释理是实。通过相似联想,从优美到崇高,反映了作者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某些固有特色,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0 21:11 , Processed in 0.06098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