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1

对人生的感悟(作文素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8 07: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子仪平叛有功,除加官进爵外,朝廷在京城赐地建造汾阳王府,以示恩宠。王府建造过程中,郭子仪闲来无事经常到工地上转转,以便监督。一日,他正在和工地负责人说着建造质量的问题,不料那工头回答;王爷,我们家几代是造房子出身,在京城里很多大宅院都是我们家负责造好的,从来都是看见房子换主人,却没有见过房子有过质量问题的。郭子仪本就是比较豁达的人士,一听此言,笑笑走了,从此再也不来工地督工了。
             唐末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退休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们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看。杨玢看了,便在后面批说:“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他的家人看了就不去告状了。
             和杨玢类似,据说(待考)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间的桐城人张廷玉。他是清代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据桐城朋友说,桐城有一条巷子名为“六尺巷”。张廷玉当年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便立刻把这件事写信到京里报告相爷,希望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张廷玉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回来,这首诗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总管于是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那个邻居看到张家居然退让了三尺,他也让了三尺出来,于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巷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8 08: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几个故事,我们就可了解孔子之所以讲到一个世家公子的生活,能够修养到“知足常乐”,只求温饱,实在是很难得的。像这样修养的人,如果从政,就不会受外界环境的诱惑了。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经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池,古槐疏冷夕阳多。
             ……赵嘏经汾阳旧宅诗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
             ……张籍法雄寺东楼诗
             两句诗的词句都很简单,但包涵的意味却发人深省;联想起前面郭子仪的督工,再比起“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又当如何呢?我们今天的人还有这几位古人一样的豁达和胸怀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0 06:33 , Processed in 0.0630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