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1

学校生活类(作文素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8 0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天就是中考
     
     寒窗苦读三年之久尽在中考一搏。有句“另类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历其千辛,习其百卷,搏其一考。”可我还想加一句:“极其无奈。”
     三年考卷应过万,三年辛苦该过千。可心底里总不十分踏实。初三的学生,时间如金,可能有夸张,不过也实情。
     明天就是挤独木桥的日子,我在“题海”中忙碌着,蓦然发现:“忙”也可分三六九等。忙的时候叫踏实,很忙的时候叫充实;忙得脚跟打后脑勺的时候那叫无所适从,真忙到气都不能喘时,反倒不气急败坏。心里骂着万恶的应试教育时,嚷嚷着:“孙子才考重点中学呢!”可偏偏还得干孙子才做的事。
     老爸进来了,手里拿着几支派克:“小子,换换你的装备吧!”我默默地接过笔,感觉好像接过救生艇的桨。老爸拍了拍我的肩,无声地笑了笑,当我以为老爸的“临考动员”已“千呼万唤始出来”,不料竟“犹抱琵琶半遮面”。“好好考吧!”相对无言,心里觉得比长篇大论还要令人心情沉重。
     老妈也“粉墨登场”,端着碗小米粥,叫我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一边心疼地摸着我的手:“手都生老茧了。”老妈拍了拍我的头,便走出了房间。
     敲9点,表哥夜自修归来,发现我仍在奋笔疾书,便先放下手头的活儿,等我先完成。当我停下来准备漱洗时,他脱下那只Nike的新款手表,扔给我:“拿着,注意把握好答卷的时间!”我无语,默默地道了句:“Thank you!”拿着碗,握着笔,摆弄着手表,发觉自己竟已落泪了,还有什么比得上在考前得到父母兄长的关爱更令人感动的呢?我遥望着星空,想想明天就是中考,三年的艰辛在这一考,成王败寇就看明天,我相信只要老爸老妈老哥的心与我同在的话,明天的挑战我就一定能赢!
     后记
     粗硬的派克正在舞动,已被小米粥填饱的肚子正在供给能量,Nike在忠实大地记录时间……
     
     【得分点品评】
     这是一篇巧妙使用镜头组合来表现中心的考场作文。作者把考前各色人等的表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既紧扣话题又能凸显考试带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显得新颖而独特,同时也使整个文章看上去层次分外明晰。
     
     考试的滋味
     
     明天又要进行月考了,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年级排名次、班级排名次及排位子,各科老师讲评,家长狂轰滥炸……就够我们受的了。我们或是心悦诚服总结教训,或是口是心非地承认不足,或什么感觉都没有。不管怎么样,我们还得临阵磨枪呀!夜车也不能不快开喽!
     第二天,我机械地走进考场,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这时大脑里一片空白。接过卷子,我的心咚咚乱跳,头皮发胀,眼前卷子上的字也直跳。我闭上眼睛晃晃脑袋,想想老师曾讲过要镇定,先看简单题。于是睁开眼全神贯注地看一遍题,挑着做了几道小题。
     这时,心神稳定下来,答题速度也快了。会做的题做完了,再挑些似会非会又弄不准确的题。同时调动全部精力,回忆老师是怎样讲评类似的题型的,课本上又是如何讲解的,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尽量地多写。然后再仔细地给难题"相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8 0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突破口,力争解决它。这时需有耐心,而恰恰心跳又一次加快,头脑又不十分灵活了。我无计可施,而又不甘失败,于是重新振作,再次审题,柳暗花明,真的答出了一道题,刹那间心情万分愉快。真是美哉妙也。然而事情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有些题我脑汁绞尽也无济于事,真令我懊恼沮丧极了。
     90分钟飞逝而过。目光在龙飞凤舞的"豆芽"上搜寻,力求找出差错,哪怕一点点。这时喉中犹如鲠住一个辣椒,难受死了。
     走出考场,我们激烈地探讨答案、分数,想知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的心情与秒俱增,心都被悬挂起来了。听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却又心烦意乱。直到成绩公布了,而那时那刻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考试,考试,那滋味呀,是甜,是酸,是苦,还是辣?唉!
     【得分点品评】
     本文结构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结构富有波澜性。文章中,既有考前、考后的交代,更有考试中的一波三折,使我们仿佛亦在考场中一样,充分回味了到考试的甜、酸、苦、辣……二、结构富有严谨性。全文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显得严谨而有序。对考试心理的着力描写,也使得文章的中心极为突出。首尾部分的干脆,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结构富有悬念性。文章结尾悬问求解,引发读者思考,使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息,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6:21 , Processed in 0.0367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