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4 0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07?山东卷?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B)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8北京卷)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D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06政治上海卷)18.2006年春,我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这表明 C
A.我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06政治广东卷)27.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能源外交。这是因为A C
A.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立足点
(06文综全国卷I)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初中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10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今天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开放,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
(07?广东卷?30)2006年10月,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和东盟全面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关系(ABCD)
A.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有利于睦邻友好,共同发 D.有利于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
(07?全国卷Ⅰ?39)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这些政策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③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磨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贸易磨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08上海卷)16.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审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ABCD)
A.我国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B.我国永远做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C.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谋发展
D.我国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6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08全国二卷)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如图7,完成下列各题。
135650_4c5b6d822fcc8.gif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6)“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
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6分)
答: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4分)。
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如考生只是简单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条基本内容,可以酌情给分。)
(08宁夏卷)39.(3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材料三 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3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
|
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
(亿元) 资金(%) (%) (%)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174.48 20.83 4.29 38.46 4.14 ___
188.37 22.28 4.25 23.12 3.85 ___
221.79 8.45 64.00 11.32 3.06 ___
308.11 4.50 73.81 9.42 1.49 ___
458.19 1.70 78.93 8.51 1.55 ___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答: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