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2011高考作文素材:热点解读(十二)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8 16: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授变身黑社会 学术打假路漫漫
  【素材回放】
  2010 年8月29日,方舟子在北京街头遭辣椒水和锤子袭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回应称“方舟子是炒作,为了卖书”,9月21 日,肖传国作为方舟子被打一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专案组抓获。原因初步断定是因为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而进行报复。以10万元雇人袭击方舟子的肖传国,也被称为“肖锤子”。
  【多维解读】
  ①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肖传国式的学术****非中国独有,学术造假、打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诚信做人的道德的沦丧。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名与利的诱惑固然巨大,但诚信的价值却更高。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可以没有金钱,也可以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诚信。“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②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顶“教授、博导”、“973首席科学家”等诸多光环的肖传国,从“名医”到阶下囚的人生转折和命运落差,典型地凸显他人格的缺陷。学院授予的“学位”固然重要,它体现了文化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一个人在学位上取得的成就。格是人之魂,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唯有在人生这一最大的课堂中,经过历练和不懈的追求,才可以取得人格这一最高的“学位”。
  ③健全监督,遵守规则更重要。肖传国等人学术****正在升级和蔓延成一种社会公害。在这个时候,我们太需要来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人士的监督,而社会的责任,就是应该给他们的监督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和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社会空间。只有让学术处于监督之,那些搞欺诈的人才不再敢轻举妄动。
  ④坚守良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肖传国案更大的隐忧在于,学术机构对造假争议的普遍缄默,无形中放弃了对学术良知的坚守。“良知”,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像以个人的力量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与良知相伴的人,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美的生命。
  【适用话题】诚信、真与假、转折、规则、体制、光环,良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9 19:41 , Processed in 0.04334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