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不过度关注 大考在即四类家长要不得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4635OR-0.jpg

164635OR-0.jpg

  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调整好心态。只有心态调整好,才会考出好成绩甚至超水平发挥。就像奥运会赛场上的运动员,每个人都有拿金牌的实力,但是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深知,只有放下包袱,调整心态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但是,从我们开通的“考生心理援助热线”所反映的案例来看,仍有一些家长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会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是由于自己太过紧张,而将自己的压力不自觉地转加到了孩子身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此,我们将热线中的家长进行分类总结,希望对家有考生的家长有所借鉴和帮助。
  不切实际型——希望孩子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小飞的妈妈在热线里急切地说,我的孩子在一所区重点中学,成绩中等,我希望他能好好利用这剩下的时间,再努一把力,成绩也许还会有一个提高。可是孩子似乎不认同我的观点,他只是说了一句“我试试吧”。可我感觉他并没有全力以赴去冲刺复习,有时和同学打篮球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我把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牌子挂在墙上,就是想提醒他珍惜时间,可是我觉得效果不大。
  心帆心理辅导中心的贾晓波教授说,离高考一个月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学会“补网”,而不是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这样做的效果微乎其微。把现有的知识的漏洞发现一个补一个,那样就会多一分收获,少一点损失。
  小心翼翼型——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在家里弄出一点声响,生怕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有所影响。
  “心帆”咨询师刘少伟在给小川母子做咨询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小川的妈妈对儿子非常小心翼翼,说一句话看儿子一眼,生怕自己言语不当给孩子带来压力。小川的妈妈说,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好好复习成绩可以再提高几十分。对于老师的话,她半信半疑,她想问问小川学习的情况,又怕给他造成太大的压力。想问又不敢问,无形中给自己平添了很大压力。
  很多父母都很注意不给孩子施加公开的压力,但是暗中的压力却通过眼神、语气、动作不小心表露出来。这些暗中的压力同样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心理,影响孩子的情绪。 过于情绪型——孩子成绩好就高兴,成绩不好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这个时候,各种考试接连不断,大考、小考、单科考。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考得好家长就喜形于色,不好就唉声叹气,或是说一些泄气的话,这样情绪化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稳定十分不利。
  对于孩子隔三岔五拿回来的成绩单,家长不能以上面的数字论英雄,只能是陪着孩子一起查缺补漏。对于考试失利的孩子来说,家长要用一些积极的语言,给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过度关注型——一刻不离地守在孩子身边,陪孩子学习,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眼皮底下。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刘可(化名)的妈妈从三个月前就当起了贴身陪读,刘可学习的时候,她就在一旁看着,中间会给刘可端水、送水果。刘可学到多晚,她就陪到多晚。有时刘可学习累了想早点睡,妈妈会说,这才几点就睡?别的同学肯定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刘可想上会儿网,妈妈说,可以,但只能上五分钟。五分钟一过,妈妈就催促刘可下线,快点,五分钟到了。
  过多的关注表明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孩子心态。家长可以试想,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身边总有一个人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你会舒服吗?
  家长在这一个月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慈爱的笑脸、鼓励的眼神,充满爱心的关怀和问候,对孩子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如果孩子每天的睡眠不足6到8个小时,家长要强制孩子去睡,要让孩子知道,休息和学习同样重要。
  第三,鼓励孩子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
  第四,让孩子在饭前饭后的零星时间看看电视或听听广播,既可以获取有关时政方面的信息,又可以放松大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不要把孩子当贵宾似的供起来,自己该干嘛干嘛。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7 01:56 , Processed in 0.06959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