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首轮高考复习心理准备沟通也要讲技巧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很多高三学生的家长向快报“教育热线”反映,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不知道应该怎样跟孩子交流。记者就此采访了实验中学的王秀兰老师,请她为高三阶段亲子之间的沟通支招。
  王老师说,造成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沟通时机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处于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却偏偏要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时,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就是严辞指责“这里不对,那里不好”。
  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和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就成了唠叨,时间长了,孩子当然听不进去。
  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乏关心,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没有必要跟家长沟通。
  言之无物。有些家长很想跟孩子交流,但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于孩子没有任何有效的帮助。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自然不好。
  沟通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双方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用真诚的态度,才能达到良好交流的效果。
  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
  其次,谈话的次数不要太多,频率不要太频繁。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应该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第三,要真诚地交流。不要把自己总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把握态度。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遭到拒绝或出现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家长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应该尽量淡化矛盾,及时地转变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反省。记者郑然/城市快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6 18:25 , Processed in 0.03759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