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9|回复: 1

一个中高考扯着兰州200万人的心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喜,家长乐,孩子忧,家长愁。有的家长只要看到孩子脸色不好,就不敢再跟孩子搭话,仿佛高考既决定孩子的前途命运,也决定着家长的喜怒哀乐。
          中午,陈晓明像往常一样回到家,摁开电视机就闷声不响地看新闻节目,完全不是平常那样,跟父母叽哩呱啦讲学校里的事儿。
          父母见状,互相对视了一下,心“腾”地跳到了嗓子眼,什么话都不敢问,午饭时,也只是一个劲地往孩子碗里夹菜。最终,父亲沉不住气了问道:“儿子,今天中午怎么成闷葫芦了?”
          “没劲。”儿子一边用筷子拨拉碗里的饭,一边嘟囔。
          “说说看,怎么没劲?”父母又是相互对视,心里却有一惊,不会是受到什么干扰了吧?没几天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出问题。虽然心里急,他们还得故做轻松。陈晓明好半天才说,“自打诊断结束后,老师整天在班里说抓紧时间,很多同学下课都不出去了,你说我找谁玩?”儿子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父母听后,觉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最近为孩子的高考我真是烦死了”。陈晓明的父亲,在我市电视台工作多年的陈编辑向记者诉苦。
          他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高三,家长就和孩子一道提前进入“一级备战”状态。时间紧,任务重,学科多,伴随那一场场考试和考试前后的家长会,无形的压力像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而来。
          孩子的高考成了家中的头等大事,家长们都神经紧绷,参加一次次的家长会,关注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高考信息,过着忐忑不安的日子,复杂的心情像股市行情一样起伏不定。成绩好的孩子,想着如何稳扎稳打,确保万无一失;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心急如焚。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特长,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多鼓励少批评,教孩子调整心态,帮孩子树立信心。
          “为了孩子高考花的精力实在太多”。陈编辑说。从买辅导材料到找辅导老师、开家长会、参加高考咨询会等等,事事都得去做,有时开家长会晚上6时半开始开到9时,下了班就得赶去,连晚饭也来不及吃,有时为了家长会不迟到,尚末下班就得走,影响了工作单位领导也有意见。”
          尽管陈先生对孩子的关注有时连他自己都觉得不习惯,但由于孩子平时学习自觉,成绩也好,因此,在这种“节骨眼”上,他还是想为孩子做点什么。
          “儿子读书一直挺勤奋,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可以,到高考关键时刻了,我觉得怎么说也得为儿子做点什么。眼见周围的同学朋友有的租房陪读,有的考点附近开高考房,有的专门请人制订高考食谱调整营养结构,忙得不亦乐乎,我在感动之余又有些愧疚和自责,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无论如何我也得陪儿子高考,并祝愿他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他告诉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30 00: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她)还焦虑;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提醒如同‘紧箍咒’;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她)的感受漠不关心;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她)还脆弱;不要让孩子感到参加高考是为了圆你的梦。”在近日某校召开的家长会上,班主任柳老师告诫着对家长说。
          “焦虑,焦躁。中高考倒计时,饭吃不好,觉睡不着,心也一天比一天揪得紧。”这是目前“家有考生”的家长最常见的表现。这个时候,除了备战考试的考生感到紧张,家长们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记者也在近日的走访中发现,很多考生家长都会出现心烦意乱、无心工作、心情焦虑等症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这些感受都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空间,无奈之下将自己的不快“隐藏”。
          家有考生
          中高考已成为一件决定着千万学子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家庭的事情。据统计,今年我省参加高考的考生达到了29.7万人,全市即将毕业,参加中考的考生也预计为4.3万人,34万余人的中高考生组成了庞大的考试大军。在这个时期,考生们除了享有父母的特殊待遇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舅、小姑等等各类家庭成员也都对自家考生倍感关注。粗略统计,如果一个家庭按照6个家长来算,那么我省关注中高考的家庭成员人数将达到200余万人,也就是说,在常住人口300万人的兰州,就有近70%的人都在关注中高考。为此,本报也将于今日陆续推出“家有考生”系列报道,采访一些考生家长,让他们讲述自己与孩子考试的心路历程及整个家庭成员在备考中的酸甜苦辣,鑫报将有读者共同分享“家有考生”的特殊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6:07 , Processed in 0.05873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