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高考引发过来人关注 格子间里回首酸辛高考季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函数、流程图、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次讨论高考数学题可不是在高考考场,而是在白领聚集的格子间。昨天本报报道,今年江苏高考数学均分为83.5分,比去年低了14分!众多上班族也饶有兴趣地研究起了高考题。从看傻了眼的数学题到如坠云雾的英语题,众多职场人士集体穿越高考季,一起回忆当年辛酸、有趣的高考史。
              “杯具”的03年考数学
              讲述人:小柳
              悲摧指数:★★★★
              点评:高考不求超常发挥但求稳定
              我是2003年参加高考的,那年江苏的数学考卷,用现在的话说,“太雷人了”!两个小时的考试,我只有半个小时在答题,其他时间都在思索今后的人生了。那天是下午考试,我先是把选择填空蒙完,然后在做了第一个大题后赫然发现,再也没有一个会做的题了。紧接着出了一身冷汗,在捏了一下大腿后,发现居然不是在做梦,顿生泪奔的冲动,思绪开始乱飞……
              思绪飘忽中,我听到了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紧接着,抽泣声,扭头一看,暗恋这么多年的女同学,居然在我后面哭得梨花带雨,现在想想,要是那时候我能机灵一点,去安慰她一下,现在可能早是孩子他爸了。尽管过程无比痛苦,但是结果还是颇有喜感的,我居然考了80多分,这在当时全省均分只有60多的情况下,足以令人骄傲了,最重要的是,我不要去老爸工厂当工人了。
              不过最牛的是我的同桌,他平时学习比较那啥,前面模拟考试,大家都考120分、130分的时候,他考90多分,结果最后一次,大家都考60分、70分,他居然依旧保持了90分的战绩,这让全班同学膜拜了很久。
              每次考题都由我印刷
              讲述人:戈多
              悲摧指数:★
              点评:典型个案,无借鉴意义
              我高中是在一所乡镇级别的高中上的,高三每次拉练考试,都没有现成的试卷。那时候要老师自己油印,就是先把字刻到一张油纸上,然后把油纸放在一块纱上,用滚子粘上油墨,滚来滚去,试卷就印出来了。那时我成绩好,写字还可以,老师就让我刻试卷。所以,经常是晚自习回到家,我带着老师给的刻针等工具回家,认真刻试卷。
              真感觉回到活字印刷之前的时代了。因为不能刻错一个字,错一个字感觉很遗憾,所以要特别小心。刻笔的力道也要均匀。轻了,刻不清楚;重了,就把油纸刻破了。刻完一张卷子,要两三个小时,基本满头大汗。而且,因为字刻得太认真,老师出的什么题目,根本记不住,同学有时候偷偷问我题目,我还真说不上来。
              当时每次考试,看到自己刻的卷子,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考试都有了现成的试卷,那样的时代也过去了,但回忆起来,感觉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为考试找来胎教无线电
              讲述人:南飞
              悲摧指数:★
              点评:动作危险,青少年请勿模仿
              从初一开始,几乎每一门功课我都在作弊。所以我的成绩忽上忽下。弄到答案了,一下子分数很高,没有答案,经常就十几分。我们那时候有个同学,老妈是文印室的,负责印刷试卷,我们就中午进去偷。那时候,我们经常扒垃圾。文印室的废纸,在我们看来都是宝贝。所以,几乎每一门考试我都能搞到答案,就这样混了3年。
              有次是亲戚生小孩,买的一个胎教的话筒,是无线电的。我就研究了一下,这个话筒是有频率的,可以通过广播收到声音。然后考试的时候,我就把话筒给了一个好同学,他写完以后,就拿着话筒,在教室隔壁报答案。我就带个收音机,上面装个耳机偷听答案。为了有良好的收听效果,我还把线拉长了。
              除了高科技设备,我们还有一套作弊的暗语。比如笔的朝向代表答案:A朝上,B朝右,C朝下,D朝左。有次同学没跟上,手势看错一题,结果后面全错了。通过此次作弊,得到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为了防止错误,每五题,要把笔抓在手心一次!
              等我有了娃,送他去南通
              讲述人:阿毛
              悲惨指数:★★★
              点评:自己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说到高考,高一就是我错误选择的开始啊。上高一,以前的不少同学转到了“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的城市读高中去了。当时家人不以为意,我就继续在本地读书。同学一个月回来“省亲”一次, 听她说,当地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也非常刻苦。一个月休一个周末,早上6点半早自习,晚自习到晚上10点。更恐怖的是学校规定:5点前不许起床,是不许啊!因为有太多勤奋的学生废寝忘食了。
              听到同学的经历,我这个缺乏自律性和独立性的人,深深地为留在本地读高中而庆幸。等到了高考揭榜的时候,我尝到了后悔的滋味。同学初中和我水平差不多,在三年的勤奋苦读中她考上了重点本科,而我只上了二本,悔得肠子都青了。
              现在已经工作几年了,看看身边人发现工作、生活和上大学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一想到同学毕业后去了美国,现在不用为房子、车子发愁,我心里就火烧火燎的。曾经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人,现在差距可不止十万八千里啊。等我有了娃儿,一定送他去南通读书。
              高考我关了一年的小黑屋
              讲述人:OO
              悲惨指数:★★★
              点评:古有悬梁刺股,今有小黑屋
              我离开高考那段日子已有六年了。可是记忆从未褪色。高考三天,迷糊过去。老师说,考一科忘一科,是考试的秘诀。没有比较没有度量,也就没有负担。我全忘了。从考完那刻至今,我完全想不起来我遇到过什么题目、写过什么答案。只记得为了高考,我特地从家搬到了一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的屋子里,呆了一年。
              我喜欢看电视,这在班里是出了名的。不管老爸老妈把遥控器藏在什么角落,我都能从垃圾桶、古董花瓶等各种地方将它找出来。但是,还有一年我就要高考了。“妈,外公家有套老房子是不是现在还没人住,我们搬到那里去住吧。”在我提出建议后的第二天,我妈就迅速将我转移到了距离学校5分钟路程的外公家。外公家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我就在那里开始了昏天黑地的高考复习。
              后来听说我考上了大学,我们老师都觉得我呆过的那个小黑屋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因为我高三之前的成绩真的是太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7:47 , Processed in 0.03836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