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0

攻克2014高考前不良心理状态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抓住剩下的时间,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高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没有参战先临阵退缩。
          期望过高,患得患失
          每次考前考后,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愁眉苦脸,他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哎呀,这道题我为什么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数呢?那另一半分数我要怎样才能拿到呢?
          此种情况多出现在成绩中等以上的考生中间。他们由于自身素质较好,周围人期望值很高,所以对自身也要求比较高,于是力求每分必争。而事实上,依据这些考生的能力,这道题目的后20%的分数,他们是很难拿到的,但是,因为长期纠结于某道难题拿不到全分,以致这些同学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从而节节败退。
          这部分考生要明白一个道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试题中有20%是难度较大的,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凭借着这20%,将考生们分别扔进了985的院校、211的院校或其他院校。对策: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每个人的能力和基础是不同的,所以,考生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定位,知道哪些题目是给自己做的,哪些题目是自己尽力而为的,遵循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让自己享受成功感。但不是说就彻底放弃这些题目,而是平时做难题时,不要把它看成一个大块,因为这样看到难题不会做就容易泄气,而应看成一个个分数点,尽量分步解答,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
          面对各种难题时,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心理“战略”:我觉得难别人也会觉得难,但我不畏难;我觉得容易别人也会觉得容易,但我不大意。甚至有时要学会放弃,所谓“欲速则不达”。难点一个一个地解决,戒骄戒躁,最后,水到渠成。
          关注四个特别现象
          除了避免前三篇所述最为常见的几种不良心理现象外,还提醒高三学子关注和避免下列现象:
          由于惧怕失败,便整天焦虑于如何避免失败的“求败心理”现象;看似很刻苦,但效率很低,还因为长期熬夜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开夜车”现象;总想超越别人,却一时无法做到,因而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状态的“成就焦虑”现象;勤奋学了,认真做了,学习成绩不再提高或提高不明显,或原地徘徊甚至稍有下降的“高原现象”。
          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容易导致压力增大,造成紧张、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虽然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学习和考试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任由这些坏情绪发展下去,不主动想办法调适自己的心理,那么,这些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到自身潜力的挖掘和考试水平的发挥,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因此,为了顺利度过高考冲刺阶段,决胜高考,同学们都应该主动调整心态,优化情绪;不以难悲,不以易喜;赞扬自己,悦纳自己。以平常心淡化高考,用自信心面对高考,用坚持挑战高考,相信梦想一定会在6月开花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4 02:55 , Processed in 0.07192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