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4|回复: 0

2016天津高考文综冲刺模拟试题: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8-2 2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文综是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去记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这些知识点,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2016天津高考文综冲刺模拟试题: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备考高考文综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5·威海二模为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适时修改立法法体现了(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修改立法法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符合题意;立法法的修改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没体现;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2.(2015·南通二模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互联网”“众创空间”“创客”“草根创新”等时尚新词甚至使用了“有权不可任性”等网络风格语言。面对困难和挑战新词往往是对症良药用流行万众的语言引导严肃的改革大业。这表明(  )
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一定阶级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2015·德州二模随着简政放权的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掀起。这说明(  )
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弘扬
④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
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简政放权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②符合题意,①排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④说法错误。
4.(2015·日照二模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③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与价值标准。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②入选,①排除;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入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说法错误。
5.(2015·温州二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之际许多国家都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翻开那过往的历史册页能够使人们更好认识今天的现实因为(  )
①现实与历史存在着必然联系
②历史与现实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
③现实就是历史的重复和再现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翻开那过往的历史册页,能够使人们更好认识今天的现实,说明现实与历史存在着必然联系,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①④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说法欠妥;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③说法错误。
【临沂二模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月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月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
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牢记历史,强调历史是客观的,不容篡改,①符合题意;以史为鉴,强调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④符合题意;②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③材料没体现。
6.(2015·石家庄一模习近平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需要(  )
①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②抓住主要矛盾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群众观点。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④符合题意;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强调要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①符合题意;②错在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最高价值标准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③说法错误。
7.2015年月日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本届大会形象标识由祥云、汉画像车马、以及构成。祥云体现中国元素汉画像车马寓意历史的车轮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表明了举办地点与时间。大会形象标识的设计(  )
①发挥了意识的创造性
②体现了实践的社会性
③做到了系统优化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届大会形象标识的设计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①入选;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一般要求结合起来,体现了系统优化,③入选。②④材料未体现,不选。
8.(2015·盐城三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年。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他去世后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材料体现了(  )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③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④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的人生轨迹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之所以获得“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是因为他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④说法错误,价值观是主观的,不能决定人生轨迹。
9.(2015·安庆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意在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会因人而异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③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强调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①排除;材料没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排除。
10.(2015·徐州二模对于幸福的含义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作为父母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幸福作为教师桃李满天下便是幸福对于孩子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即是幸福。这表明(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人生价值在于个人需要的满足
正确的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11.(2015·重庆三模政策往往止步于纸上、停留在嘴上、行驶在路上就是不能落到实处到不了群众家门口民怨民需民盼无法得到及时回应。这便是现实中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是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的(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问题
②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问题
③理想信念和原则立场问题
④工作方法和工作魄力问题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政策止步于纸上、停留在嘴上、行驶在路上,不能落到实处,到不了群众家门口,说明没有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③符合题意;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②④与题意无关。
【南京三模年是万隆会议周年。如果说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说明(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万隆精神走出历史误区渐趋成熟
共同的价值判断是社会发展动力
12.(2015·嘉兴二模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恶压倒善”。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为善”的前提
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善”“恶”的价值判断要以相关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材料强调只有大家都行善举,才有利于社会进步,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人们要在行善举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强调社会条件,②排除;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唐山二模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滋养”。
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离不开艺术。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创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艺术家更需要人民的滋养。
(3)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艺术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角度作答也可)
14.(26分南京二模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观点阐释产生上述不同看法的原因及应有的文化价值取向。
答案:(1)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立场、认识事物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会不同。因此,对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人们会出现价值评判的差异和冲突。
(2)选择和发展哪种文化,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服务人民、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3)经典音乐作品或流行音乐作品,只要是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娱乐和享受的,都应当在文化园地里得到繁荣发展。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2016天津高考文综冲刺模拟试题: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模拟试题希望大家能够利用上面的内容,更多的高考文综资料,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9 02:37 , Processed in 0.07051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