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英语自学网

2008年高考失误作文:空山鸟语何处寻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3 0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高考作文天津卷
  作文试题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200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依旧为命题形式,基本上延续了200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有句话常挂嘴边”的命题风格,简洁入题,生活化意味很浓,贴近考生实际,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使学生有东西可写。这样也就降低了作文题的难度,想必这正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
  “人之常情”指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喜悦欢乐之情、愤怒激动之情、哀怨愁苦之情、关怀同情之情、抑郁惆怅之情、率真坦荡之情、昂扬奋发之情、恬淡心仪之情……都在选取之列,只要是“常情”即可。此外,“常情”前面有个定语“人”,而“人”却不限定在作者身上,写他人也可,可见,该作文题目主体没有限制,可写范围非常广泛,时空不拘,古往今来、域内境外、男女老少,各种类别层次、性格品位、家庭社会……只要是在你的生活中对你的情感有过冲击,生命历程中有过体验,理想境界中有过追求,都能成为文中的描写对象。
  写作时,从正面立意可以从亲情、友情、师生情、面对灾难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之情切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切忌杜撰虚假的故事;从反面立意,可以对某些所谓的“人之常情”进行质疑、批判,例如有句古语说:“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这是否是人之常情,就值得商榷。
  当然,这个作文题目好写,范围广泛,不易跑题,但要写好却不易。首先,这个题目是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写作时不能将之具体化,而是笼统来写人之常情,文章就会显得空洞,甚至感到无从下手。所以,要写好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化大为小,落实到具体的人之常情上,如友情,并选好文章的切入角度,只有切入巧妙,才能显深见奇,才能避免雷同空泛,写出个性色彩。其次,这个题目很容易撞车,因此,写作这个题目要精心选材,就算是同样写“友情”这个主题,也许会因为你选材上与众不同或文章构思上新颖别致而在竞争中胜出。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本题目如果只从通常的亲情、友情、恋情、师生情等方面立意,恐难脱颖而出拿到高分,因为从这个方面入手写作的考生可能太多太多了,阅卷教师看多了同一方面的文章也会引起审美疲劳。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反面立意,对“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做法进行剖析、批判。例如,对人对己不同标准,庇护亲人不守法律,中庸调和不讲原则,党同伐异不讲公平,畏强欺弱不讲道义,自私自利不愿牺牲……均可作为立意的角度,构思出不错的主题来。总之,要想拿高分就要想得比别人多比别人深。
  类似的作文题也可能会这样变化: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但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大都是美丽的……
  这些景象给了你哪些联想或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
  这道题的设置体现出命题人强调考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考试回归生活的意图,在调动情感素材和观察积累上避开空泛直白的道理论辩和刻意追求文学色彩的表现效果,符合新课标中“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真实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创意地表达”的观念。强调生活体验,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成长轨迹,正是天津卷作文题目一贯坚持的常态。
  写作此题目,首先要理解材料。比如此则材料概述了一种日常生活现象——扎入地下的树根、花根形状不美,长出地面的枝叶、花朵姿态美丽。要正确理解树根、花根与枝叶、花朵的关系:首先是因果关系,树根、花根孕育了枝叶、花朵,有树根、花根才有枝叶、花朵;其次是对比关系,根的丑陋和花的美丽……然后,由这个关系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如从花和根的关系,想到了孩子与妈妈,花儿的绽放要感激根,孩子的成长要感恩父母;由花根联想到城市的农民工,联想到袁隆平,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城市得以发展,使缺粮问题得以缓解,这是从因果关系上联想。从材料的对比角度也可以进行联想:每个人的一生,包括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从花根到花开的过程。(李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3 0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分佳作
  人 之 常 情
  ——“好好活着”
  天津考生
  危难之际,共和国总理站在废墟上安慰悲痛欲绝的百姓要“好好活着”,把人之常情传递到了极致;
  灾祸临头,军队子弟兵临阵受命,用挑战极限的付出与承受,鼓舞着“活着就有希望”的决心,把人之常情升华到了信念;
  苦痛肆虐,不甘命运摆布的坚强国人勇敢无畏,珍惜“还能活下来”的生命,以坚韧不拔的人之常情感动了世界。
  因为能够“活了下来”,在强悍的自然面前,人们以超然的姿态表现出悲伤而不愤怒,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的冷静,让一个最普通的人之常情——“活着真好”,闪耀出人性的纯真与坚强。从生存的特殊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得以重拾起生活的初衷,痛悔往日的红尘喧嚣给我们的污染,仿佛一个昼夜就让我们站到了成人行列。
  曾经计较过那么多的不情愿,让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怨恨中,因为出身卑微,花十二分的努力才达到他人三分工夫所达到的境地;因为长相平平,尽管心地善良却总得不到异性的青睐……如果不是这场灾难的降临,我可能会终生徘徊在这人生阴影中,因为我不懂“活着真好”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含义。
  人之常情最能创造奇迹的原来是“活着真好”!
  “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
  生活路途不会一帆风顺,荆棘与风雨摧残着我们的躯体和意志,金钱和利益侵吞着我们的灵魂和情感,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已经举步维艰,未老先衰了。“感谢”苍天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洗刷了内心的污垢和情感的杂锈,明白了真善美的源头出处。
  “活着真好!”给了人生一次重新再来的豪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功名利禄不过是南柯一梦,荣华富贵亦是镜花水月,曾经斤斤计较的东西竟然是那般虚幻而浅薄。抹去羞愧的泪水,睁大不再迷茫的双眸,给自己加油:“活出一个新的自我!”
  懂得了自尊,学会了坚强,拥有了信念,活出能震撼世态常情的人生。
  “好好”地活着,你相信我吗?
  【名师点评】
  本文在选材上很值得借鉴。汶川地震灾难之后写情感,多数会引人重新陷入还未摆脱哀伤的圈中,反而会使选材过于集中,而忽视文中其他亮色。但此文作者非常机智,既以“5·12”地震为题材,又选取其他题材,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既具时代特色又不至于过分集中到某个题材上,造成考场上选材的撞车。
  文章以排比段开头,以“5·12”地震为题材,将人之常情与“活着真好”连接起来,引出话题,又扣住了题目,给文章写作定了位,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主体部分,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揭示“活着真好”的内涵:先写非常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再写平常时期自己不能懂得“活着真好”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涵义,形成对比,揭示“活着真好”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上升到哲理、人生探求,使文章主题深刻、高远。结尾问中有答的余味又为文章增添了一笔精彩,把成熟之后的思考表现为将付诸行动的誓言,尤其是“好好地”寓意深刻。(李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3 0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失误分析
  人 之 常 情
  天津考生
  人有七情,哪七情可以表达出来?常情。
  爱情,人最需要的一种情,在它的世界里可以感受到温暖,还有被爱的美好。喜!
  友情,每个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事、物都需要它,水、树、草、鸟等都离不开它。乐!
  亲情,谁离得开它呢?不可能,亲情是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抒发,所以它是乐!
  热情,人需要感情来完成某种目的到达最终彼岸,它给人温暖和力量,它是喜!
  “下课了,中午吃什么?”小悦说。疲倦的小文勉强说了一句:“我好累哦,不吃了,你吃吧!”小悦走了。但当小文刚进入梦乡时,她又回来给小文盖上一件衣服并关上窗户然后走了。小文感受到了这一幕所以由衷地在心里说了一句:“谢谢你,小悦,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友情,人之常情,为了友谊可以放弃很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为了兄弟或姐妹上刀山下火海也绝不低头说“NO”,这就是常情,人最深刻最明白的表达七情的常情——友情。
  假情,如果别人对你假情假意,虚有虚无地使你的心情混乱,这是什么情——怒……
  同情,当你看到弱者时心里会不由地想要怜悯人家,感叹人生的哀怒情愁,这是哀……
  真情,对于怕再一次受伤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最真最真的情意,我说不要惧。
  感情,吃五谷杂粮的人怎会无感情呢?但往往有的人看待事物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悲……
  情,人们对灾祸来临的同时更关心的还是灾难的具体情况,因为人们对灾难会产生怨。
  在你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朋友,但只有少数几个是你可以真心交往的知音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假意假情的人、同情怜悯的人、真心真意的人、热情奔放的人、友谊万岁的人,等等。
  坐在礼堂里等待演出的开始,今天有我最好的朋友丽丽的独唱,我要为她加油,演唱很精彩,很动听,我听到了歌唱的掌声;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力量。我在为她拍手鼓掌的同时也在给我自己的生命加油!
  每个人都是富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七情,每一种情都是人之常情的体现,喜、怒、哀、乐、悲、怨、惧这七情把每一个生来就具有的常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的常情往往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情。
  七情——人之常情,不可低估……
  情意浓浓。
  【失分警示】
  作者认为七情是人之常情,通篇也能围绕“七情”这一“常情”来写作,表达的情感也是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生活味道较浓,因此本文基本符合题意。
  但是,很遗憾,本文在写作也有不少毛病。首先,文章内容单薄,每写一个方面,都是蜻蜓点水,只是观点的罗列,缺乏具体的内容佐证,就算文章有两处具体的事例,也是观点加材料,缺乏必要的对材料的有效分析,而且进一步来说,这两个事例,也与观点不是十分搭配,联系不上。由此可以看出,该考生平时积累素材是何等的贫乏。
  其次,文章思路不清晰,语句散乱看不出文章立意的线索。作者思维跳跃太快,行文内容不太连贯,几个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缺少逻辑关系,让人看不出作者行文的思路,原因可能是作者在动笔之前没有把文章的内容、结构安排想清楚,想到哪写到哪。动笔之前想清楚了,文章才能思路清晰,写得有条不紊。(李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3 07: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高考作文宁夏/海南卷
  作文试题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试题评析
  今年是宁夏课改后高考的第二年,作文题自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全国各省的高考作文题一样,引起了广大语文老师、考生的评判,用一句话概括,“各运其思,各臻其妙”。揭示“奇”“妙”,正确把握作文考察的方向、目的,对作文教学、对高三作文备考无疑是有益的。
  1.平稳过渡,稳中略有变化
  2007年宁夏、海南同一试卷,是课改后全国命题的第一年,其作文就是后来被许多专家认定的“新材料作文”。这一年的“新材料”设置了许多障碍,使得许多考生所选的角度游离了原文,所以2007年的高考作文分数普遍很低。
  2008年的“新材料作文”,其审题难度大大小于上年,力求给学生更为宽泛的写作范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发挥。其有“变”的一面是,所选择的角度大大增多了,更具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考生可以从“和谐”的角度谈人与动物的关系,进一步把主题深化为保护动物、保护自然;可以从“母女放生”这个角度谈善待生命,但不该以“作善”当“作秀”;可以从“老板”的角度去谈,环保是根本,但还需谨防被人利用;可以从“人性扼杀了鸟性”的角度,谈人与鸟的不平等,将养鸟与育人结合起来;也可以从“鸟”的角度去谈,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还可以从“做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去谈,做好事要讲方式方法等。由于审题的难度大大降低,真正游离原材料、跑题的作文的数量大大降低,加之文体上的无限制,给了考生充分体现自己写作才能的演练平台。
  2.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2007年的“新材料作文”,出题人是想从创新、创造、机遇、执著的追求这些角度去审题、立意的。但是所给的材料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离学生的实际更远,所以考生大多是空想、空议,所选事例也大多集中在几个科学家身上。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少出现这类人,所以文章中的空议论就大大增加了。
  2008年的材料,很显然地是把视野引入到考生的生活中,引入到考生的实际中。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强调作文与社会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学生的实际贴近,体现当代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导向。二是语言会更美。考场作文的语言美一直是教师与考生所追求的,今年的作文题目贴近生活实际,使考生有话可写,减少了空话。三是更加开放。考生尽可“自定立意、文体、标题”,这个要求对考场作文而言,可谓达到了开放的极致。
  3.语言锤炼必不可少,联想、想象至关重要
  高考愈来愈像央视的春节晚会,那是“年年难看,年年看”,这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备考是每个考生均须经过的,作文的备考如何去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笔者批阅高考卷已有二十多年了。说实话,这二十多年,考生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究其根源在指导教师。教师一味地让考生去审题、去立意,而偏偏忽略了语言的锤炼。大多数作文说的是大白话,嘴巴怎么说,手就怎么写,这就是新课标所说的“我手写我心”吗?我们看到的满分作文卷,在审题、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均是优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语言美。只有语言美,才能让阅卷老师有眼睛一亮之感,有耳目一新之感,才能有得高分的机会。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作文水平,除了审题准确、立意鲜明外,还是应该多在语言上下工夫。下面是笔者在阅卷之余记下的美句,供考生一阅:
  “音乐是美丽的,和谐的音符从耳边一阵阵轻轻飘过,不由地露出美的笑容。因为有你的一曲高歌,所以有了耳边的美妙音乐。”
  “一轮明月,一只鱼钩,一位老者,一个心静如水的誓言。庄子,坐在月光如华的岸旁,静静守护着月亮,心无旁骛,名利不能左右他静谧的心田。”
  “一褛衣襟,一位强者,天地苍茫一根骨。苏轼,泛舟于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文。好一份闲情,好一匹不羁的野马。”
  “一支笔,一双眼眸,一个佝偻的背影,一个热血好汉。鲁迅,用他那锋利的笔锋,为我们划破黎明前的绵绵黑夜。”
  ……
  最后还想说的是联想、想象。应该说联想、想象是写一篇好作文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标应该是由两大理论支撑的,一是多元理论,一是联想、想象。《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笔者觉得,使用好联想、想象,就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请看,一位考生在《谁给鸟儿以桎梏》里这样写道:
  鱼的家是水,正如同鸟的家是天空。
  鱼在水里酣畅摇摆,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一双手伸入湖水,鱼的世界天翻地覆,从此住在了狭小的鱼缸。一张网从空中盖下,鸟的天堂天昏地暗,从此不会飞翔。
  谁给鱼儿以桎梏?谁给鸟儿以桎梏?它们说是人。
  人哈哈大笑:放心,这只是暂时的家,你们的身上灌注着我们的爱,我们要用爱让你们重生。
  这里面很好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由材料中的小鸟的命运联想到现实中的鱼和鸟的命运,并以此展开想象,艺术又不乏真实地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所为,令人动容,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得到相当不菲的分数。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联想、想象一定要合情合理。下面是笔者阅到的一篇奇文(《最后的孤雁》故事梗概),以供一笑。
  神剑山庄有三个人,父亲,我,大哥。山庄坐落在江南水乡。父亲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我从小就看父亲和大哥练剑。
  大哥长眉如雕,面庞英俊,剑起处,风起横飞,身形如鬼,剑法已日臻成熟。
  我长大了,剑术也愈来愈精。父死,哥哥接手神剑山庄庄主之位,是天下第一。
  有一天,我对哥哥说:“咱们练练剑吧,点到为止。”刚摆开架势,我一剑刺穿了哥哥的喉咙。“你不死,我永远是第二。”我缓缓收起剑,对哥哥的尸首说。
  类似上文这样的想象是笔者担忧的。想象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像这样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而不顾及其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更让阅卷老师瞠目,也是让笔者感到痛心的。
  还是以考生作文中的片段作结吧!
  “生命是一首跳动的旋律,当落叶褪去了繁华,它的脉络才依稀可见。一枝枯枝,当消失了的容颜悄然远去时,会有人喟叹,会有人悼念,会有人悲悯世事无常。”
  (朱为民张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3 0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分佳作
  鸟 的 评 说
  宁夏考生
  有人放鸟,有人捉鸟。如此之恶性循环,何时了……
  ——题记
  天穹苍茫,映你孤弱身影如汪洋里的一叶孤舟,举你欲起的双翅如断崖间飘荡的一片秋叶。你背负长天飘然万里,整个天空都是你的。你一路东风来去自由,所以一路东风也是你的。想云路遥遥,关山冷落,一茎苇叶下的渡宿,异乡的梦里,可有亲朋的呼唤?远天的云影,误作北上的列车,可怜的孤雁,哪里才是你的栖身之地?
  麻雀的旧调,布谷的民歌,斑鸠的土谣。如今这仙乐,又有几人闻?面对儿童一双双质问的眼睛——哪儿能听到夜莺的歌唱?满怀虔诚地跪向苍茫的落日,殷殷渴盼人类的朋友——鸟。人类在不断地扼杀自己的朋友,自然的大手,总有一天伸向我们,如同我们扼杀自己的朋友一样。
  曾几何时,枝头的歌唱已停止。曾几何时,人类的魔爪伸向了你。一个可怜孤弱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停止。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被剥夺了。不知何时,小鸟搬家了,从枝头搬到了笼子里。笼扼杀了天籁之音,扼杀了自由飞翔的梦。鸟是朋友,我们应该保护朋友。
  儿时,那一群屋檐下的啾啾,那枝头的高歌,还有那漂亮的外衣……人与鸟应该建立一种彼此依赖、彼此共存的关系。当我们看到受伤的小鸟时应该主动为它们包扎,还原它们的亮丽;当我们看到孩子用弹弓打鸟时,我们应该及时制止,告诉他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当看到城市街边一个个人工搭建的鸟巢时,我们感到欣慰,因为我们已经行动了。让我们加入到爱鸟的行列中来。
  让我们用双手托起爱的鸟巢,让我们用心去为受伤的小鸟包扎,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一切。奥运即将来临,我想那“鸟巢”是你我爱的见证。那“鸟巢”不仅是奥运场馆,更是对人类朋友的一种呵护,让我们用心为小鸟搭建一所鸟巢吧。
  【名师点评】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跳动的音符。小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拉开了小鸟孤寂的帷幕,原可以在苍穹展翅的你,在苇茎里度过异乡之梦的你,如今却很少能看到你的身影。接着笔锋一转,是个别人扼杀了你的自由飞翔。文章的构思非常的巧妙,尤其是中间对布谷、夜莺等鸟的描写,让读者急盼再次听到鸟儿们的歌唱。当作者谈到人与鸟的关系时,是那样的迫切与希望,彼此依赖,彼此共存,才能建起美丽的家园,尤其是“鸟巢”的出现,不正是搭建和谐的象征吗?
  (朱为民 张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3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失误分析
  空山鸟语何处寻
  宁夏考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喜欢漫步山林,倾听鸟儿的歌声。静谧的山林里,轻移脚步,唯恐惊吓了歌唱的小精灵,婉转的啁啾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细听,高的,低的,尖的,哑的,舒缓的,急促的,混杂在一起,却又融合成一种和谐。陶醉在歌声里,看流水拥落英荡漾,看山风卷落叶纷飞,看碧空随云朵翩跹。
  那时我六岁,童稚与天真渲染着一切,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清新快乐,无忧无虑。静静聆听大自然的絮语,那是灵魂的诉说,是情感的倾诉,是身心与自然的交融相通,给童年一片安宁祥和的美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得不到城市忍受空虚与喧嚣,拥堵繁杂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与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学,一起玩耍,却忘不了心中的那片小天地,它是我的梦,我的希望。
  再回到山林,已是五年之后,怀着一丝欣喜与盼望,还有一丝羞涩,我又回到了梦中念了三四百次的山林,只是……树呢?河呢?花呢?草呢?那片鸟儿的交响乐呢?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不肯接受这样的事实。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梦碎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失魂落魄地回到城市,却惊愕地发现我又遇到了我的老朋友——鸟儿。但它们没有歌唱,它们不快乐,它们睁着惊恐的眼睛,茫茫地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它们缩在笼子的角落,面前是小米和水;它们一定想念着那青翠的山林、潺潺的小溪、快乐的伙伴,在清新的空气里婉转歌唱;它们和我一样,对这牢笼充满恐惧和憎恨,却无法冲破它的束缚。是的,我与它们一样,只是我的牢笼大一点。它们再也不能飞了,它们只能缩在角落里,漠然呆板地瞪着天空。然后,不久,主人就会将它们的尸体拿出来,无所谓地丢进垃圾桶。
  尾声
  我爱小鸟,也爱这个地球。人们啊,请给它们自由,也请大家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梦中,又回到那青翠的山林,天真的我在山林中尽情地玩耍,又听见那小鸟的啼鸣,如此婉转、优美、清新……醒来,不禁泪流满面,望着窗外寂寞的天空,空山鸟语何处寻……
  【失分警示】
  小作者心中的梦碎了,空山鸟语何处寻?我们心中的这个梦又何尝不是这样?鸟儿失去了自由,渴望自由的人也是如此。掩卷沉思,让我们动情的是文字背后那颗挚爱自然、向往飞翔的心灵。而以古诗作小标题来串接全文,自然暗合主旨,也使本文在无数考场作文中胜出一筹。美中不足的是其中引用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与原诗含义出入较大,若能明确予以特定的限制更好!
  (朱为民 张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3 1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高考作文重庆卷
  作文试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一是作文题目对这个题目有所解说,有所提示;二是这个作文题目比较平易近人,有关“自然”的作文平时都有训练,考生没有陌生感。这样命制高考作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为难考生,也让考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能真实地考出考生的水平,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可以说,这个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重庆高考作文对“人”的关注这个传统,如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筷子”(小作文)、“自嘲”(大作文),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等,都与人生的发展历史过程有关系,特别是人的成长过程。而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更贴近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非常具有开放性,也提出未来生活的愿景。因此,2008年重庆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一个较好的题目。
  要写好这个作文,关键是对题目中“自然”一词的理解,即要从题目所提示的有关“自然”的三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义项来构思作文。当然,无论选择哪个义项来写作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写①可从环保写起,通过写它给予人类的恩赐来赞美大自然的伟大,继而写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自然破坏的种种行径,号召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如写②可从对青少年的培养角度立意,家长、学校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应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温室是培育不出参天大树的。从这个角度写起,考生更有话可说;这个角度属大众角度。如写③难度较大,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但是,也更容易出彩。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当然,考场上写作时,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考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保的角度入手来写作,论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主题。文章如果这样写,当然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样写就比较容易写成大众作文,缺乏创新的东西,作文不容易得到高分。但是,如果我们根据作文题目中关于“自然”的提示,“自然”不仅是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理所当然”“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等义,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立意,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去勉强自己;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来说,人际关系要顺其自然,不能掺杂更多的其他因素,等等。这样来构思作文,就显得较有新意。
  这个作文题目,看上去简单,要拿高分却很难。一是很多考生可能条件反射,自然而然地从环保的角度入手,造成撞车,引来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二是对“自然”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文章写作重点放得不对,导致跑题。就本题来说,选好“自然”的含义确立一个有深意的主题是前提,而“生活”却是文章的重点,写作成功的关键。不管选择哪一个义项写作,都应该表达某一种感悟、观念或思想,意在诠释“生活”这一动词的内涵,因为这里的“生活”应该有经历与感悟、过程与结果的双层含义,同时,这种思想观念也是文章的聚焦点,是显示作文境界高低的关键,不然,作文便易陷入血肉有余而筋骨不足的现象。如果作文不写自己、不写生活,而是把重点放在古人、环境上,作文就会跑题。因为这个作文题目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要求写出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多地“关照”考生自己。因此,这个作文题目也特别强调写真情实感,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去理性思辨。
  提供类似的作文题如下,以供考生参考: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走向来看,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是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以及真实的认识和独特体验。作文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和知识层次,让学生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今年重庆卷的作文题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所举例的作文题也是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怎样做到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写作此类题目时,可以想一想:
  (1)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用简练的词语回答。比如:和谐、宽容、友善。
  (2)把你回答的词语,扩展成一个句子。比如:对大自然的苛求,绝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无休止地攫取掠夺,丧失人性的物欲追求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因为人类不是自然的唯一主人。(罗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3 13: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分佳作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学生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名师点评】
  这个作文题目生活化味很浓,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生活感悟出发来写作。本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活灵活现,将作者的感情、体验融入其中。“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随着作者一起体验到了在大自然生活的绿意。
  文章写了两个生活场景:一是清晨,走在路上,将眼中所见之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中的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诠释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的内涵;一是周末,下雨靠在窗边看雨中景色,感悟到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的话题内涵。两幅精美的画面,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这两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场景,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观念——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从而扣住题目,使文章中心鲜明。(罗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3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考生
  游走在生活里,我们都是跋涉不辍的旅人:前方有我们为之心怡的归宿,身后亦是一片花草葱茏的往昔。而最好的姿态莫过于任生活的零碎如风般自然而来,又让过往似云一样自然而散;唯有如斯,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
  撑一把油纸伞,手扶被岁月无情斑驳得破碎不堪的城墙,我于青苔满径中寻找他的痕迹。直至江南的烟雨濛濛模糊了双眼,我似是见他自杨柳依依中款款走来,神情自若。
  论诗情、才情,他足以令后人仰望;况他有忠君报国之心,又有远大的抱负,断是想破脑袋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他成为一朝将相。
  可生活并不是一汪平静得泛不起丝毫涟漪的水。它是那自然中一股奔流不息的泉,注定有那么一些浪花被遗落,或天涯,或海角。
  乌台诗案,彻底粉碎了他的梦。从此不得志,自此流离。他不悲亦不恼,默然承受不公与不平。
  偕夫人离去,他任这阴谋与污蔑如风般自然而来,捣碎了他的梦寐以求;又让这人生的转折似云般自然消散,甚至不留痕与诗中、词间。
  还记得那一次,路遇贬官南下的黄庭坚。师徒二人相叙,在道旁面摊吃面。面条粗粝涩口,难以下咽,黄庭坚放下碗筷,不住地唉声叹气,而他却极快地吃下,朗声道:“九三郎,难道你还要细细品尝它吗?”说罢大笑而去,留下若有所思的黄庭坚。
  所以,迎风于赤壁之下,我们见到的只是那一袭磊落青衫,以达观、顺世事于自然的姿态,一立就是千年。
  最爱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即使政治失意,也不忘叹出一句千古绝唱,任心中的喜悦自然流落。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撒手,忍不住心底的忧伤难过,悲痛之情是压抑不住的,硬是让其宣泄纸上,令千年后的人儿也哀伤到九曲心肠最软处。一曲《水调歌头》也是摇曳心情:不端兄长的架子,对弟弟被拖累的愧疚淋漓地表达,真情自然流露。
  世人独爱苏轼之词,我亦然。但更令我倾心的是他于事于情中任生活的零碎如风般自然而来,似云般自然而散的姿态。他倾其一生诠释着在自然中生活该是怎样的潇洒与豪迈,又是怎样的情真与意切。
  愿自己终能成为这样的人,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
  【名师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文化散文。“在自然中生活”是一个生活化很强的命题,文化散文似乎不适合写这种生活味极浓的命题。本文的成功,可以说是文化散文在写生活化作文题目方面一次成功的实证,它告诉我们文化散文也可以用来写生活化、体验化的作文。
  作者较完整地呈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通过他的生活传达着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即达观待世,自然为人,我们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借古人古事来表达今人的观点,是文化散文的典型写法。(罗胤)
  全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清新自然,流畅有美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文章的联想十分丰富,从古到今,从他人到自己,信手拈来,巧妙地组织在自己的文章里,使文章内容丰富,大开大合,也显示了作者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写作能力。(罗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3 15: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失误分析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考生
  “在自然中生活”,我的理解就是人不要受拘束,顺其自然地生活、成长,不会轻易地因为一个目标去特意地改变自己的目标、思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种树郭橐驼传》。课文中的郭橐驼所种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有人效仿他,但没人能比得上。这是为什么呢?郭橐驼说:“我并不是能让树木活得长久,并且繁殖得多,只是能顺应树的自然生长规律,让它充分发展罢了,而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栽种时,根弯曲不能伸展,根周的土壤换成新的。爱惜树太用心,担心得太过分,更严重的还用手指甲划破树皮,检查是否成活,摇动它的树干来看土培得松还是紧,这样使树的天性一天天远去。虽说是爱护它,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与它作对。”种树的方法使人们得到休养生息的方法。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步伐非常优美,便不顾路途遥远,特地到那里去学步伐。那里的人走路确实与寿陵人不一样,并优美得多,他觉得不虚此行,打算好好地学。因此,他跟在人家后面模仿,但怎么学也学不会。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步伐,照邯郸人的步伐走路。结果,到头来不但邯郸人的步伐没学会,反而还把自己原来的步伐给忘了,不得不爬回寿陵去。从此“邯郸学步”就广为流传了。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因为一个目标而刻意地去改变自己,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来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模仿就是模仿,不但永远不可能成为真他,反而永远失去了真我,可悲呀!
  原来,树也与人一样,需要追求、爱护,更需要自由。或许,我什么树也做不了,人也不可能有来世。但是,今生今世,我希望自然真实地生活,有欲望,有追求,有思想,有目标,不需要去模仿别人,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目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只需要沿着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前进。我就是我,没有过多的牵绊,没有过多的忧虑和担心,习惯成自然,在自然中快乐地生活。
  同学们,做回自己吧!不需要牵强地去学别人。在自然中生活,顺其自然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才会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失分警示】
  文章从解释“在自然中生活”的含义开篇,点明中心观点。主体部分举课文《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种树和典故“邯郸学步”为例,阐明人要顺其自然地生活、成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写自己的愿望。文章最后再次明确观点,发出号召。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但遗憾的是,第一个事例叙述的角度不是很恰当,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个事例应该从树的角度来叙述,且只是叙述事例,缺乏对事例必要的分析,使事例与观点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有点割裂;文章是一篇议论文,但文体特征不明显,段落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过渡,只是事例的简单堆砌。此外,文章的语言还欠火候,还有点稚嫩,虽然流畅但缺乏美感,生动性不足。(罗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9 05:36 , Processed in 0.086708 second(s), 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